•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走进校本课程的“春天”

自2001年课改以来,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国家课程的最佳帮手、学校文化的靓丽色彩、学生发展的个性平台。在“双减”背景下,由于有了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时间作为支撑,校本课程已经由教育的“小点心”逐渐成为学校的“主特色”。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不少尴尬之处:愁师资,一专多能型教师相对较少,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靠外力,增加了管理难度;没主见,看到别的学校有什么好的课程,就马上效仿,课程开发较为随意,缺乏针对性和持久性;难见效,校本课程种类繁多,不好评价,效果不明显。(剩余580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