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年01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商业财经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期刊。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7年7...     展开
原价:¥16.00   促销价:¥9.6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卷首语丨不负前程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风起扬帆时,能者立潮头。 如果用一种风景来描绘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那一定是波澜壮阔的星河潮涌。创新者在这里与苍穹打拼,“天和”升空,“天问”奔火,“羲和”探日;如果用一种声音纪录过去一年品牌荣光的绽放,那一定是企...
院士天地丨巨星陨落 繁星再起
2021年,当彩色的画面一次次转为黑白,已有28位院士离我们而去…… 气冲霄汉,九州惜叹。 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座华美的大厦,那么这些院士们,则是支撑这座大厦的柱石和栋梁,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安心,就象大地,负载一切众生…… “中国核潜艇之父...
院士天地丨大国榜样: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八九十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活法,可有一批大国工匠偏不。 年龄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分水岭,只要能走得动,就坚持为从事的事业奉献力量,在他们看来,这种状态已经浑然成了“...
院士天地丨科学巨匠:逐梦奋进 享誉海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确,随刻科学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这得益于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甚至影响、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 科学是无国界的。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主要科技...
人物丨2021年度科创人物
每一次时代的向前推进,都少不了一批引领者的身影。 在科技领域,同样有一批心向远方,志在家國的工作者,以一己之力、一技之长,跨过一道道纵横的山峰,留下一个个铿锵的脚印,矢志不移地推动着所在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后面的追随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人物丨张荣桥:火星探索者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星空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2021年5月15日早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让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当来自火星的遥测信号传回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中国...
人物丨胡海岚:3.5亿抑郁症患者的希望
据有关数据统计,放眼全球,共计3.5亿人正遭受抑郁症的折磨,仅中国就占了大约三分之一。而说到抑郁症,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胡海岚,一位颜值与实力并存的专家教授。多年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地寻找救治抑郁症的钥匙。她掌握着整个学术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人物丨藤岛昭:加盟中国大学的日本顶尖学者
2021年8月30日,國际著名光化学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藤岛昭及其团队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 194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的藤岛昭是日本诺贝尔奖获奖呼声很高的科学家。藤岛昭的研究领域是光电化学,被誉为“光催化之父”。上世纪50年代发明半导...
人物丨陈杲:26岁攻克世界难题的数学天才
2021年2月26日,世界知名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上发表的一篇名为《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的论文引来国际数学界的强烈关注,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就对其进行引用。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
人物丨孟晚舟:大国背后高科技产业的较量
2021年9月25日晚,被任意拘押了1028天的孟晚舟终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这是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更是中国政府为本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撑起了一片天空。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当局要求逮捕...
人物丨周其林:从0到1 创“周氏催化剂”
“做基础研究,我们科学家要有前瞻性,做的是明天‘不被卡脖子’的工作。”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林说。 周其林在不对称催化领域深耕20年,发展出一类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是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手性分子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
人物丨胡伟武:为中国造“芯”
2021年7月23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款采用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设计的处理器芯片3A5000正式发布,该芯片主频2.3GHz-2.5GHz,包含4个处理器核心,性能实现大幅跨越,是代表我国自主CPU设计领域的最新里程碑成...
人物丨李菂:星空下的守望者
1月6日凌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天眼”(FAST)的最新成果。在该成果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等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
人物丨俞飚:探索糖化学的奥秘
在中国糖化学研究领域,54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俞飚是一个代表人物。他的“俞氏糖苷化反应”被国际上100多个同行实验室所使用,为中国在国際糖化学领域打出了名气。 糖与核酸、蛋白质一起被并称为三大生命物质。然而,直到上世纪90...
人物丨虚拟人:不会塌房的“IDOL”
2021年10月31日,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横空出世,仅凭一条短视频、只用一天时间,抖音粉丝量便从0直冲到118万人。 作为一个初次露面的虚拟人,“柳夜熙”的爆火并不是偶然。虚拟人,尤其是虚拟偶像的诞生,已经被大众广泛认可,此前,现象级虚...
人物丨2021本刊科创人物
一年之始,在于总结过去,开启未來。 2021年,本刊追踪报道了数十位科创领域的先进人物。他们遍布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有些人也许因卓越的成绩早已为众人所知晓,有些人也许始终默默无闻地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着。但无论何种,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人物丨马化腾和他的湾区情结
从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到如今已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一个亮点,几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和情怀。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马化腾再次提到了大湾区建设。他...
人物丨林占熺:小小一株草 凝聚“山海情”
2021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忆起20多年前一件往事: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
人物丨李洪:既要仰望星空 又要脚踏实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砥砺奋进,为早日建成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才是科技工作者的真本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洪说。 李洪,长期从事运载火箭技...
人物丨徐恭义:建造创纪录的中国桥梁
2020年12月11日,全长6409米、主跨1092米的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继杨泗港长江大桥之后,徐恭义在悬索桥领域的又一力作。 从事桥梁设计工作近40年,徐恭义已经主持设计了60多座特大型橋梁,攻克了许多...
人物丨艾爱国: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自打19岁进湘钢当工人,从学徒干起,艾爱国在焊接岗位上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如今,已经71岁的艾爱国,每天仍旧忙碌在克难攻关、传技授艺的一线。 1968年9月,艾爱国来到湘钢工作,在焊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他从学徒做起,舍得吃苦、不怕吃亏...
人物丨董蒨:用创新挽救更多生命
2020年的1月10日,又一项荣誉落到了董蒨的头上。作为曾连任两届中国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我国小儿肝胆外科顶级专家,获得过多项荣誉表彰的董蒨,这次迎来的却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早在2013年,因紧急救治一个被汽车拦腰碾过的4岁...
人物丨陈楸帆:科技的发展需要幻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科幻作品可以说很好地承载了这种想象力与对未来的思考,它折射出了现实世界人类科技发展水平;反之,科技的发展也拓宽了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陈楸帆出生于广东省汕头,现任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
人物丨仝小林:让中医作为瑰宝重见光明
2021年10月28日,每5年一次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名单公布,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 仝小林一直认为,只有严谨而真实的科学研究才能推动中医药发展,才能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人物丨贺维国:神州大地筑“潜龙”
近年来,我国隧道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居世界首位,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敢闯敢为、孜孜奋斗的隧道工程专家。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维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贺维国,长期从事隧道工程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勘察、设计及科研工...
人物丨常明昌:科技扶贫久久为功
在常明昌的办公室里有一颗硕大无比的灵芝,办公室墙上“菇神”两个遒劲的大字,十分引人注目。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常明昌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山野资源开发、真菌分类、保健食品和块菌研究,以及食用菌产品经销和技术服务,被...
人物丨2021,品热词 创不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2021年是中国共產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中国航天”好戏连台,天宫空间站成了中国航天的“新名片”,还有元宇宙、北交所、碳达峰碳中和、德尔塔、奥密克戎、鸿蒙、卡脖子、专精特新等涉及科技、社会、民生...
科创关键词丨元宇宙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的英文叫metaverse。這是一个合成词:Meta(超越)+verse(宇宙),字面含义就是“超越于现实宇宙的另外一个宇宙”...
科创关键词丨北交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于2021年9月3日注册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其经营范围是依法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以及证券市场管理服务等业务。截至2022年1...
科创关键词丨天宫
天宫,这个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在21世纪的中国,被赋予更多科学与梦想的色彩,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摇身一变成了中国航天的新名片——天宫空间站。这是中国人自主建造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
科创关键词丨双碳
双碳,即碳达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与碳中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央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优化绿色金融激励约...
科创关键词丨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1.529变种的代号。 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B.1.1.529变异株。短短2周时间,该变异株即成为南非豪登省新冠感染病例的绝对优势变异株,增长迅猛。11月26日,WH...
科创关键词丨鸿蒙
鸿蒙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用最合适的设备提供最佳的场景体验,可以概括为能...
科创关键词丨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指的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化”特征的企业,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 专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特点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
科创关键词丨卡脖子
何谓“卡脖子”技术? “卡脖子”技术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指的是别人有但自己还没有的关键核心技术,找不到替代,缺了它就没法运转,就像被人扼住了咽喉、卡住了脖子一样难受。当前,我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旧是我们最大的命门,“卡脖子”的现象仍比较突...
成果丨2021中国科创记录
幸逢生活在21世纪,我们的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孜孜不倦的科技工作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天都在为新时代的“科创”而奋斗。然而,科创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周而复始、层层推进,是跋山涉水,越过崎岖山路才能到达的顶峰;是在无数个无人问津的日夜面对繁...
成果丨远在太空的“家”
九重天上造天宫,今朝筑梦在苍穹。 2021年10月16日,载有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2021年度五战五捷,也为如期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
成果丨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的遗传创新机制
2021年2月5日,《细胞》杂志以封面故事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两篇论文,揭开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遗传创新机制的面纱。 这两项姊妹篇研究分别解析了辐鳍鱼类基部的多鳍鱼、匙吻鲟、弓鳍鱼和鳄雀鳝,以及现生肉鳍鱼类中与四足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非洲...
成果丨国内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下线
列车吊挂在轨道上,悬浮于半空中,穿梭在城市间,这不是科幻大片里的场景,这是中国的“兴国号”! 2021年12月14日,国内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在中铁科工武汉江夏基地下线,将用于江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 “兴国号”空轨车辆为2列...
成果丨一流光学天文台址安家冷湖
中国科学家在北半球、大西洋东岸找到了一处国际一流的天文台台址,这将是世界天文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的“福音”。 2021年8月18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一项重大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系主任...
成果丨二氧化碳“变身”淀粉
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换句话说,相当于凭空也能造馒头。 2021年9月2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以二氧化...
成果丨中国成功验证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可行
2021年1月7日,我国科研团队宣布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 网友经常用“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来调侃量子通信的高深莫测。那怎么解释量子保密通信?从古至今,人类创造出很多密...
成果丨充满科技感的“冰丝带”
冬奥在即,众多新技术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惊艳亮相,与冬奥赛事深度融合。“冰丝带”高颜值背后,凝结了科技创新的“中国智慧”。 22条高低盘旋的“丝带”,宛如速滑运动员冰刀划过冰面的痕迹。在天安门以北14公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有着“冰丝...
成果丨世界首创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下线
2021年9月17日,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下线。同年11月21日,“首创号”刀盘于新疆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2号竖井工程施工现场顺利下井组装。 “首创号”刀盘直径11.4米,主要...
成果丨“拉锁”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2021年5月17日,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锁”(LHAASO)国际合作组在北京宣布,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
成果丨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
2021年11月初,《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结果”。 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了“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
成果丨2021 中国科创数字
数字是一种符号,记录着大千世界的瞬息万变;数字是一种鞭策,激励着人们追逐进步,不断实现超越;数字也是一種历史,让我们不会忘记来时的路。 山一程、水一程,2021年,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数字不断更迭,再创新高。小小的数字见证着我国科技发展进程...
成果丨231米!“海牛Ⅱ号”创造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新纪录
2021年4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中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深海海底钻机的世界纪录。这一深海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
成果丨1586.86公斤!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破纪录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2021年,我国杂交水稻再创记录! 2021年10月26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双季稻测产结果公布,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1586.86公斤,创造海南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实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果丨99864个事例!“悟空”号发布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
2021年9月7日,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公开发布“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此次公开发布的是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共99864个事例,以及与其相关的卫星状...
成果丨2.2亿!搭载华为HarmonyOS的用户飞速增长
2021年12月23日,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召开。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目前,搭载HarmonyOS(华为鸿蒙系统)设备数突破2.2亿,2021年生态设备发货量达1亿+。...
成果丨283533.2万剂次!免疫“长城”越来越牢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83533.2万剂次。 当下,新冠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力實施疫苗免费接种,着力构建自身“免疫长城”,为人...
成果丨1400米!“祝融号”很勤奋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526天,当前距离地球约3.5亿千米,通信时延约19.5分钟;“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225个火星日,累计行驶超过1400米,超额完成任务。 那是一个棕红色的奇异世界:近处,棕红色沙土...
成果丨1秒!国内首套工业级电子束冷链病毒消杀装备面世
最快只需照射1秒便可完成冷链病毒消杀,有望高效阻斷新冠病毒跨过的“最后一道门”!2021年12月22日,福建省科技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省级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项目“新型高效低温冷链物品消毒技术及综合保障装备”进行验...
成果丨4.97亿!5G终端的星罗棋布
2021年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超额完成电信精准降费年度任务,贫困地区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星罗棋...
成果丨超743万份数据!这份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目录向社会共享
生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加强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意义重大。 2021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信息中心发布《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汇集了中国科学院40个研究所72家生物资源库馆...
成果丨49.38万篇!中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2
2021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6.38万篇,比2019年增加19.8%,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2,上升2位。 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
品牌丨2021,国潮起 万物生
2021年是新冠疫情反复起伏的一年。 2021年是新消费赛道大浪淘沙的一年。 2021年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一年。 …… 中国基建、中国疫苗更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河南卫视将传统文化盘活,开启了品牌出圈的新赛道;民族品...
品牌丨世界的中国品牌力量
当驱车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穿越山谷中连绵的隧道,跨过河海上雄伟的大桥时,可以更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国力已今非昔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各种智能化机械层出不穷。 在沙漠建高铁,到北极修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30多年前,中国的高速公路还是零...
品牌丨河南卫视出圈:科技赋能千年文化完美再现
2021年,河南卫视似乎跟“出圈”过不去了,从春节晚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的《水下洛神》、再到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接连炸场,20多亿的播放量、上千万条弹幕、5次冲上热搜,河南卫视与河南博物院成功刷新网友认知,让国人感受到了辉煌灿...
品牌丨鸿星尔克:过去已去,未来已来
2021年充满着起伏、动荡和不安,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奇幻的2021年,有的品牌在消亡,有的品牌进入衰退期,也有的国产品牌逐渐脱颖而出,并得到高速发展,比如鸿星尔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星尔克”)。 在2021年7月之前,鸿星尔克还是一家...
关于未来丨科技向未来进发
2021年意义非凡,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漫长,疫情反反复復,还没来得及摘下口罩,实现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一年又飞快,科技极速更迭,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步履不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关于未来丨关于未来
垂直农业也许会在未来几年崛起,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垂直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是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其最诱人的前景在于:传统农业使用的耕地很可能需要退耕还林,而垂直农业则不存在这样...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科技创新与品牌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16.2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科技创新与品牌

杂志价格:¥9.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科技创新与品牌

杂志价格:¥9.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