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核果类果树褐腐病在重庆的发生与防治初报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近年随着乡村产业调整和果业发展,褐腐病在我国的发生呈加重趋势。本文对重庆地区核果类果树褐腐病的发生状况做了调查分析,在室内通过平板及离体果实试验,筛选拮抗菌和化学药剂,为田间防治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桃褐腐病在重庆普遍发生,核果类果树均易感,病原菌经鉴定为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系统调查初步分析发现,降雨时间与李褐腐病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其与病情指数增幅的相关系数R=0.94(P<0.05);平板对峙和离体桃果筛选,获得2株有生防潜力的放线菌YLS5-2和YYDB3-1,二者的抑菌率分别为91.3%和84.5%,相对防效分别为65.1%和67.1%,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平板毒力测定和离体桃果控病试验,效果最优的化学药剂分别为戊唑醇、苯甲·丙环唑,其中戊唑醇在推荐浓度处理96 h其离体果实防效仍维持在100%水平。(剩余10108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