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反抗与驯服

——精神分析学说视域下《无欲的悲歌》中的母亲形象

[摘  要] 彼得·汉德克在其小说《无欲的悲歌》中再现了母亲由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变成被父权社会所束缚的无欲无求的女性并最终选择自戕的悲惨一生。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进行了详细划分,他在精神分析学中将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了超我、本我与自我。为了更加深刻地剖析母亲悲剧的成因并更加立体地再现母亲的人物形象,本文将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无欲的悲歌》进行解读。(剩余8824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