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

粤海风 (2021年04期) 电子版

类型:双月刊  类别:文学小说
《粤海风》杂志是全国首家文化批评杂志,它把目光不仅仅局限于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而是着眼于人类社会的诸多历史文化现象,提...     展开
原价:¥30.00   促销价:¥18.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丨香港大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双向互动
编者按: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4周年,本期刊发三篇与香港文化有关的稿件。港粤文化同源,香港文化与岭南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也呈现出獨特的文化面貌。在本专题中,...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丨“银河映像”电影中的香港都市空间
摘要:“银河映像”电影作品立足于香港本土,以香港都市空间为主要取景对象和故事承载,这一方面意味着大量香港地标性建筑和地方性视觉记忆构成了影片中重要的画面展开和情节元素;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影片中对于现代都市“感觉结构”的呈现和形塑。此外,相对于...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丨香港都市文学发生的路径
摘要:现今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变化,表明我国文学的内部自我演变正成为事实。不同的区域因其不同的发展程度与地域特色,生产出不同的文学作品,它们之间的对话不断丰富生成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并预示其发展趋势。以都市文化孕育出的香港都市文学为参照,能够...
专题·聚焦丨引言
引 言 从1905年《定军山》算起,戏曲电影至今已有116年的历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戏曲电影积淀了深厚的传统美学特色,并在高峰、低潮、重构中接续建立了传播的谱系与经验。 新中国戏曲电影,经历过三次美学重构。第一次,是“文革”期间,歌颂工...
专题·聚焦丨戏曲与电影:影像史的形成
摘要:中国电影与中国戏曲发展相向而行。早期看电影有一种氛围及寻求智识的趣味在,但同时却又处处渗透出时尚、时髦、俗世的味道。从电影诞生时起,戏曲以另类的电影化方式,彰显了谜一样的本土叙事的活力。聚焦影像史的形成,对戏曲和电影的关系母题及其在早...
专题·聚焦丨文化经典的创新与转化:秦香莲故事改编的戏曲和电影
摘要:作为现代艺术,电影承担着主要的表现当代社会文化政治的任务。戏曲电影则处在这两种艺术门类和不同时代境遇当中。秦香莲故事在“十七年”戏曲电影的改编的文化实践,反映了历史上围绕这个故事所记载的价值的取舍。传统剧目,在经过新社会的文化改造后,...
专题·聚焦丨戏曲电影美学与中华传统审美传承与发展
摘要:戏曲作为具有中国传统各种舞台元素的戏剧形式,融会统一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方式,以代言体和象征舞美呈现的表演艺术,忠实描绘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风貌与风俗,在人物塑造上体现不同时期的民族特色与国族印记。19世纪末,电影传...
专题·聚焦丨复刻·对照·写意:中国电影对戏曲艺术的取镜之道
摘要: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沉淀着强大的民族审美特性,中国电影人因之借力戏曲开启中国电影之路,将电影本土化的使命交付“戏曲”不仅是出于文化的本能选择,更是为讲述以中国经验和民族记忆为宗旨的中国故事提供了兼取影戏的双重审美体验。作为中西叠合的...
专题·聚焦丨接受认知
摘要:进入新时代,电影作为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及电影所承载的技术—情感接受价值,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再传播提供了最佳渠道。在新时代的多元话语意指关系下,我国戏曲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成为进一步塑造传统戏曲艺术、发扬民俗艺术精粹、推动本国跨代际...
理论·瞭望丨构建中国“文化诗学”的话语理路与批评范式
编者按:在学界大力倡导“西方文论本土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不少学者曾提出如“对照中西”“贯通古今”“文史哲融通”,以及“立足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经验”等解决方法,至今,尽管探索和研究仍在...
理论·瞭望丨词深人天,“字”远方寸
西方文论本土化,即建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是我国学界的一块心病。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诸多良方,比如“对照中西”“贯通古今”“文史哲融通”“立足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经验”等,但看出问题、提出良方与成功建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体系还相隔甚远,只能说是万里长...
理论·瞭望丨文化诗学的理论、视野与方法
2021年4月15日下午,“粤派批评:蒋述卓《文化诗学批评论稿》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郭小东文学馆举办。该研讨会由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花城出版社、《粤海风》杂志社和郭小东文学馆主办,来...
文本·场域丨风暴眼的沉默
摘要:作为移民作家,张惠雯显然比同龄人关注到更多西方光影下的东方故事,在窥探的空间中,她的小说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主体空间,在茫然无绪的精神状况中呈现出逼仄的捆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身份迷失得到了最具趋向性的书写和回环,在被勒索的情感牢笼中...
文本·场域丨视角、时态和意趣:《零度诱惑》的三重解读
摘要:在《零度诱惑》中,“我”作为视角人物和焦点人物尤嘉霓如影随形,“我”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尤嘉霓的客体地位,“我”的幕后处境印证了尤嘉霓的在场表现,她始终处于“被看”的处境中,可谓是女性自我物化的必然结局。《零度诱惑》最初似乎是浪漫剧,而后...
文本·场域丨从《赛龙夺锦》看岭南小说的新创获
编者按:岭南音乐的活色生香,不仅存留于历史里,更留存于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广州本土作家梁凤莲新作岭南音乐长篇小说《赛龙夺锦》以虚构的家族背景为创作载体,艺术化地再现了广东百年音乐发展历史。《赛龙夺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并在“寻味广东音乐 品味...
文本·场域丨乐之于“离散”的精神守望
摘要:梁凤莲新作《赛龙夺锦》是对广东音乐史进行全方位梳理和多维度呈现的一部当代小说。小说将传统音乐乐理与声音资源转化为中国小说叙事景观,并围绕“家国情怀”“原乡守望”“离散生命”等关键词,呈现了作者有关于历史、生活与生命的叙事策略与辨证机心...
视听·演艺丨平坡苗族艺术
摘要:从远古历史看贵州平坡苗族艺术中的生态认知,生态包含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部分,具有自然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从文明源头看平坡苗族艺术中的文化符号认知,苗族图案承续了上古文明,其造型与图案来自新石器时代,潜藏着人类最早、最自然和最本能...
视听·演艺丨中国“当代舞”的溯源与发展
摘要:作为独具民族属性的中国“当代舞”在中国的发生,成为一种崭新的舞蹈种类,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舞蹈在历史发展脈络中的又一突破,以其多元的语言形态、与时俱进的审美内涵演绎着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风貌与文化变迁的足迹。于是,本文尝试从对“当代...
视听·演艺丨基于线上放映的虚拟社群聚合模式探析
经过近20年产业化努力的中国电影,已经成功将观众请回影院。中国2019年电影总票房642亿元,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四大档期观影需求旺盛,观影群体从一二三线城市逐渐下沉发展,四线城市的观影习惯已渐养成。[1] ...
视听·演艺丨我国音乐综艺批评的贡献和不足
摘要:音乐批评推动了音乐综艺叙事结构的建立,为音乐电视增添了一位新成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全景式的音乐综艺批评奠定了基础,把民间舆论推到前台,为节目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一些原则性问题面前,音乐综艺批评又完善政策以克服自身不具备强...
随笔·快议丨吴组缃集外佚文辑说
2020年6月,《吴组缃全集》(吴泰昌、朱寒冰主编,以下简称《全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包括长篇小说《山洪》、短篇小说卷、诗歌散文卷、宋元文学史稿、古代文学评论卷、现代文学评论卷、书信日记序跋卷共七卷,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文学史研究...
随笔·快议丨《山野掇拾》封面画背后的故事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有一页《山野掇拾》封面水彩画印刷品,封面有些许泛黄,由于有作者孙福熙本人的签名,故显得很珍贵,画名为《扣动心弦深处》。此件文物是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孙福熙的作品,靠近册页左上角处有孙福熙亲笔签名:“豫材先生教正 学生孙福熙”,画...
随笔·快议丨风定方知落花深
看到《风定落花》这么诗意的书名时,我并没有想到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书名副标题是“品三代文化人”,可知份量着实不轻。姚锡佩老师在前言谦称,本书收录的是“散落在犄角旮旯的旧文”,是“曾被风浪几度吹皱的人、事、书”,而依我看来,此书意义非凡,既是姚...
对话·访谈丨我的科幻创作、翻译和阅读
访谈手记:笔者的研究兴趣之一是科幻译介,希望通过系列访谈对目前中国科幻作家作品的译介状况、译介动态等进行深入的调研访谈。对科幻作家、科幻译者丙等星的访谈是科幻作家和科幻翻译者系列访谈之一。 丙等星,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康奈...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粤海风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08.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粤海风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粤海风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