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课程思政如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李思勰
  
新教育论坛
2018年32期

摘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融合;渗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全国积极推行“课程思政”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新媒体手段载体的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着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对于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简单谈一下体会和看法。

一、课堂教学现状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因素对学校教育产生严重干扰与冲击,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被大大削弱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知识负责传授知识,却忽略对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使育人被边缘化了。思政育人变成了思政课教师的事情,而往往思政课教师也只是负责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如何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2.教师主观认识不全面、不重视、能力不足,导致不少学校在育人方法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在育人的过程没有连贯性,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不高。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的变化,甚至对学生的各种反应置若罔闻。比如: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教师看到了却不进行干预;有些教师过于关注程序化的操作,只是单纯的完成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没有耐心,不能认真为学生答疑解惑。

4.教师将教学任务看的过重。不少老师上课为了赶进度,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交流时,叫的大多是成绩好,表达能力好的学生,那些本来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多关注的后进学生被忽视,致使差的更差。

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1.课程思政体现育人规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里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育人规律“全程育人”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中都要接受来自其年龄段的思政教育,保证思政教育在不同年龄段都可以接受到不同标准的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可以一直延续。“全方位育人”是指在学校中的任何场所都应该进行思政育人,不只是在思政课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上课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让学生无论在校园的任何角落,都能够感受到育人的氛围。“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参与到思政育人的队伍中去,使每位专业教师、辅导员及行政管理人员,乃至后勤人员都能够形成思政育人的合力,发挥工作岗位的优势。

2.课程思政体现育人方法

把思政课程贯穿到所有的课堂教学当中,所有课堂教学中的老师都应该担负起思政育人的责任。“课程思政”是指所有课程必须渗透思想德育因素,具备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道德教学目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每一位老师除了在教好专业课程的同时,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其专业课程当中。①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从以往单纯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专业系统的理论向各专业课堂教学中深入思政教育扩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开拓课程思政的新模式。

三、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统一认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

思想政治课是系统传授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的公共必修课,对学生来说,该课程具有理论系统性、导向性,关系着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积极向上的道德修养。各专业课教师要统一认识,主动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任务,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因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师们将思政育人这一思想贯穿在这个课堂教学当中,不需要过深的理论,只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通过课堂教学这个渠道实现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②

2.优化师资力量

学校应积极主动以高标准选聘教师。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切实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的能力。教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的关键。只有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明确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当中传递正能量。因此,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要强化教师队伍的育人使命,把课程思政意识加入到教师日常工作当中。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人格魅力,担任号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的责任人,事项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3.创新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实现教育目标

创新教学方法,是活跃学生思政学习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的优势,将思政育人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在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翻转课堂、信息化等教学方法中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动手和表达能力。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与接收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推陈出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4.建立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

在完善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要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课程设置管理、标准制定、教学纪律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严格考核和激励制度。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提炼课推广的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模式,形成符合课程思政发展规律的运行和考评机制。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一切知识都美的,善的。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当中。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正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阶段性发展,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鞭策。通过教学来影响学生,实现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搜狐.2017-03-20.

[2]金浏河、高哲. 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 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中国社会科学网

注释:

①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中国社会科学网

②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搜狐.2017-03-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