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田应武   
新教育论坛
2018年32期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再是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更不是将硬性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培养以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数学情感和数学意识为主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这一要求落实于实践,对传统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进一步追求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新时期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将发挥出数学教育的多面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如能够初步建立起核心素养,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师必须将原本局限于应试当中的教学眼光放长、放远,将原本单一的教学方法多样化、丰富化,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学习体验中更加热爱数学,从学习中得到更多收获。

一、数学核心素养与教育核心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培养人才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作为内容,以教育方式作为手段,将学生打造为一个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素养,不同于素质,却与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集各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内容包括个性、技能、知识、情感等等方面。核心素养,是素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学生在经过教育之后所具备的个人成功生活和社会健全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体,内容包括三大模块,分别是“人与自身发展”、“人与工具”、“人与社会”。王尚志教授在数学学科课程纲要建设推进研讨会上,曾经作了“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专题报告,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王尚志教授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是针对数学学科而言的,与教育强调的核心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学的核心素养与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具体与统筹的关系[1]。

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议

(一)强化知识技能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以知识技能为主,又高于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是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性质、定律、公式、法则等,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基本技能有测量、运算以及画图等。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更好的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2]。通过分类方法、模型以及推理等数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引导同数相加的问题,通过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计算,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对乘法的意义进行渗透,同时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以及读法,体会乘法的含义。在数学练习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有层次性的练习,积极转化直观图形、语言文字以及数学符号表示方法,深入的对乘法意义进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书写、符号表征、观察以及操作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直观的了解乘法概念的思想,认识到乘法的简洁性,使符号意识得以发展。通过图形以及实物等对乘法的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用数学符号进行交流表达,强化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更加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感知能力,只有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可见,教师需要将过去以“讲”为主的授课模式进行调整,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活动,使学生们的思维被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得以增强,在学习中发挥自我的潜能,得到更有效的锻炼。以“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讲课时,要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课本,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引入。在正式讲课前,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法制作一个小圆柱,然后引导他们观察,看看直接观察是否能求出其表面积,学生会表示不能。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圆柱任意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最初展开后得到的不是圆柱提到展开图,经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最终能够得到正确的图形,从而也可以得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相同的圆的面积和一个长方形面积组成的。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从而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建立。

(三)增强数学教学实践

实践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利用到数学知识和技能,这一点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工具性特点。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从生活中抽离出数学问题,从数学知识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生活问题,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时,就应该让学生画出居住地与学校之间的地理位置图,再让他们运用这一定理找到最近、最适合、最快到学校的途径。这些实际的案例避免了数学教学与实际脱节,在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产生一种想要探究的心理倾向,在生活中也会时时注意学习数学知识。

(四)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材和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权威,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同时,问题意识也是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且为学生制造提问的空间和机会。

例如在学习“垂直与平行”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一些学生提出质疑:如何证明两条平行线无限延伸却不会相交?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给予鼓励,证明这是学生用心思考而得出的问题,并且运用平行线的定义,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想象,进而解决学生的质疑。这样的教学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思考、多创新,探索出多样化的问题解决途径,促进他们思维的开放性,展现学生个性。

三、结语

总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改变了数学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教师必须积极响应这一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观念、数学实践以及数学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下发展成为综合素质更高的实践型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春妮.小学数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05:25-26.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5:42-45.

[3]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42-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