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读悟结合教学策略实践

曹开玉
  
新教育论坛
2018年32期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的语言,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需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读促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语文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它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琐屑的理性分析和过于热闹的课堂活动会湮没语文课堂的美,长期享受不到课文美感的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学语文的兴趣。读是阅读的最基本手段,但是,读并不是为了读而读,是为了通过读去感受、品位、揣摩、领悟课文的主旨、精华甚至灵魂。悟需要通过读来实现,悟之后朗读也更有韵味。课中短短的三十分钟,只依靠教师的“一言堂”或者简单繁琐的一问一答,究竟让学生能悟出多少?

读悟结合的教学策略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主动钻研、相互探讨,培养学生清晰、丰富、敏锐和独特的语感品质的一种阅读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的优点在于:

1、符合儿童的言语发展特点,低年级学生内部语言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有助于同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言语转变为有声的口头言语,必然有思维的参与,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2、符合二期课改精神。二期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轻易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也有更多自我体悟的时间。

但是在使用策略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读?每次读一定要设定目标,不要为了读而读。如果不设定目标,那么学生就没有了方向,需要品味的好词好句就品不出“味道”,文章的主旨就无法正确把握,那么让学生如何去悟呢?

2、保证一定的时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要达到质的飞跃,首先要保证足够多的量。不要觉得学生读一遍、两遍太费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讲解。学生自己感悟的内容可能比不上教师的总结那么精彩,但是它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3、怎么去读?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最适合的朗读方法,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及朗读内容。不同的课文需要的朗读方法显然不同。优美抒情的课文可以齐读、、小组读、品读,角色多的课文则需要分角色朗读、表演读,诗歌可诵读。

4、悟到什么程度?“悟”可以层层深入,开始,只需要学生较为表层地感悟一下,然后再逐步加深。但是,“悟”不等于剥离,不是把文章“扯碎”,是把其中蕴含的美挖掘出来。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策略实施主要通过初读——精读——诵读三个步骤,交织着各种朗读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来完成。介绍一下三个步骤:

(一)初读——悟的基础

在学习课文的最初阶段,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能力自读课文,通过初步的整体阅读,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内容建立初步的印象,为进一步凭借课文进行语例训练,感悟语言、 培养语感打好基础。要求学生能够通读全文,对于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提出质疑。质疑可根据课题,也可以就课文的某个词、某句话提问。这时的悟只是找准一个方向,有待于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如《20、送小蚂蚁回家》学生提出的质疑就是: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学生通过自己朗读,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逐步走向课文的中心。

(二)精读——悟的体现

通过精读课文,品位好词佳句,理解课文主要含义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精读,读的是好词佳句、精彩段落,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文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及深刻的道理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这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感悟要进行梳理、归类,适时地点拨,对于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体会和领悟,还应根据学生“悟”的质量、结果,引导学生再读再悟,促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自己对课文的“认识”,提高“悟”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朗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一些朗读方法。

(1)读思结合

读书要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质疑,也可以由老师提出。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目标明确,方向清晰,朗读有所得也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使用这个方法时,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地去读、去思考、去领悟,用“你为什么这样读?”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纠正偏颇的朗读方式。

(2)读讲结合

就是把学生的朗读和复述课文结合起来,通过读,把学生自身的语言结合课文中的词句,以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个方法使得学生内化的“悟”转化为外在的说。

(3)读写结合

就是使学生通过读有感而发,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写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再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说句写句。说句写句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把对这个词句的领悟表达出来,之后,再让学生读这些词句,学生会有新的感触或者更深的理解。

(4)读画结合

通过朗读,首先在脑海里绘制一幅迷人的、感人的令人心酸的图画,这是学生自己的领悟,让他们把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图画表现出来。如《迷人的秋色》可以让学生绘制一下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果子,再说一说。

(三)诵读——悟的再现

诵读积累是学生消化吸收,积累语言材料的阶段。精彩的句段,反复地朗读,学生早已琅琅上口,这时要求学生试着背诵,学生会非常踊跃地尝试,背诵得声情并茂。这时的背诵就是对领悟的一种检验。如《迷人的秋色》优美的散文,作者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文字的美,学生诵读时饱含深情,尤其是最后作者的感叹,学生是一种油然而生地对课文的认同,就像余音缭绕,读完似乎还意尤未尽。

总之,书是读懂的,通过读去感受、领悟,既落实了新《大纲》的要求,又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读悟结合教学策略适合于阅读教学,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可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