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地理“导学案”教学的实践探索

张国庆
  
新教育论坛
2018年32期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过程中的思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高效课堂要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这就需要强化教学过程中“学”与“教”环节的整合,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就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文本。“导学案”教学既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提高课堂效果。

1.导学案的内容设计

1.1学习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有效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要用“能说出”、“举例说明”、“读图说明”等明确用语。例如: “运用天体系统示意图,说出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比“掌握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的目标描述具体和可检测。

1.2学习重难点 确定学习重难点,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目标确定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应该是课标和大纲的主要教学内容,难点应为学生学习基础和方法能力无法在课堂上独立突破的内容,导学案中在确定重点难点的同时应确定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策略。

1.3知识链接 列出已经学习过的和即将要学习的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既可以复习已学知识,又培养学生探索未来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加强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 必修③第二章<<问题研究停止开发“北大荒”>>的知识链接是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和为以后学习区域的综合开发打下基础。

1.4学习过程 可分为“课前预习”、“互动探究”、“课堂检测”三个部分。

(1)课前预习。通常采用判断、单选、填空题等客观题的形式,对本课的主干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形成问题意识。例如“必修③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课前预习内容为:

(2)互动探究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依据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思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串”。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拓展思维。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老师,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科思维。问题引导有利于让学生带着发现的问题走进小组、走进课堂,有目的地听课,促进互动交流。

(3)课堂检测 就授课内容当堂进行巩固练习。有选择题和综合思考题两种,其中选择题4题、综合思考题1题。题目设计上要体现紧扣课本、针对重点、立足基础、由易到难,以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注意学以致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5学后反思 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听课效果,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出疑问,反馈信息,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内化知识、信息整合的过程。有利于查缺补漏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1.6巩固提升 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行知识迁移。题目的难度比“课堂检测”的难度要大一点。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能力。题目最好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可供学生拓展思考,同时倡导合作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实用性。

2.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

2.1提前发放导学案给学生,并做好应用指导工作。要求学生要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要做记号,带着这些疑问进课堂有针对性地听课。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及时检查,及时反馈,了解学情,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让学生在导学案上做好笔记和学习反思,整理和保存平时的导学案,便于以后复习。

2.2导学与教材、多媒体结合。导学案重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运用教材的丰富思想内涵、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重点图表加以强调,结合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或资料补充创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更好地解决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

2.3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课堂互动探究环节,要努力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总结地理知识、构建地理知识体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地理思维。

总之,合理有效地使用导学案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编制和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师生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在深刻钻研课标和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导学案,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而学生在充分利用导学案的同时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在全面消化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导学案的导学功能。师生共同努力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谈谈导学案.李翠升.《语数外学习》.2013.8

[2]导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研究举例.田全静.《中国数学教育》.2013.10

[3]对使用导学案的研究.国威.《教育研究》.201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