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巧导以激趣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

苏惠坚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导入能起到承上启下,促进知识正迁移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节完整的新授课,应包括导入新课、新授课和巩固练习这三个基本部分。

一、导入要突出一个“激”字

所谓激,就是要激发兴趣,激起好奇与疑问。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为达到这一要求,在新课堂导入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创设最佳思维情境,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如教学“圆的周长”,课前我用硬纸剪出几个大小不等的圆。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用皮尺去量圆的周长?同学们跃跃欲试,我请一个同学出来量出其中一个圆的周长,他用皮尺绕圆一周,艰难地得出结果。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后,故作神秘地说:“这样量圆的周长可太麻烦了,老师有个计算周长的秘诀”。于是,我边量圆的直径边说出另几个圆的周长来。学生颇觉怀疑,我再让学生用他们的方法来检验。结果几乎相等。学生很惊奇,学习热情顿时高涨,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有什么秘诀。“课伊始,趣即生”,此时学习已成为学生求知的“自我需要”。

二、导入要体现一个“悬”字

所谓悬,就是指有意识地设计出悬念,从“悬”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置问题,令学生思考,激起思维的波澜,造成“欲知又止,悬而未结”的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出示题目: 小东今年12 岁,但他只过了3 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里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渴望、兴奋,想知道究竟。学生在接下来的对话讨论中领悟到不是每年都有365 天。教师顺势提示: 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就知道了。于是板书新课题,新课就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课时, 先设计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了: 3、30、300,问学生: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300总比30和3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沉思。通过讨论,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3元=30角=3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3米=30分米-300厘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时,我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个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兴趣更加浓厚,思维活跃起来,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和同桌的同学讨论起来,争先恐后地说: 3元=3.0元=3.00元; 3米=3.0米=3.00米; 3分米=3.0分米=3.00分米。我接着说:像3,3.0,3.00这样的小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容易地学到了新知识。

三、导入要注重一个“引”字

所谓引,就是教师创设的情景或问题要具有导向作用,达到以旧引新,以情激趣的目的,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首先让同学们把自备的平行四边形硬纸板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接着再要求他们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一来,从平行四边形到三角形,再从三角形到平行四边形,学生从操作中充分体现出两者的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至此,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以旧引新的过程,让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欲知不晓,欲罢不能,学生便产生了自行探究知识的思想火花。

又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 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

四、导入要注意一个“巧”字

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做到巧妙、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在“数的整除”教学中,我出示了十几道口算题:

6÷2 8÷2 10÷5 9÷3 18÷2 90÷5

100÷5 30÷15 4÷2 36÷4 80÷5 ......

学生很快回答后不免心存疑问:老师出的题为什么这样简单?我也顺水推舟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是我们今节课的学习内容----数的整除”。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些式子的共同点,归纳出数的整除的定义,再出示:

6÷3=2 6÷0.3=20 6÷4=1.5

这三道式子加以区分,强化数的整除概念。这样,因势利导,让学生轻松而又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新课的导人方式很多,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学、想学、乐学。

“导入新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一段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导新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新课的导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授课的导入方法。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