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周青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数学素养是指通过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让学生能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力、习惯和品质、精神等。素养的形成不是依赖记忆与理解,而是依赖感悟与思维,它应该是日积月累,自己思考的经验的积累。关于数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认真感悟与思维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认识的主题是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以及生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感悟、思考、主动进入数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灵感的火花才会迸发出来,才会形成独特的思维能力,才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二、让学生多说,培养思维能力,是培养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前提

数学教学最基本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维,进而养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时刻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体操,“说”是思维的表现,它既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训练“说”是数学课上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一步步提高。

三、每一个数学课堂活动都必须有数学价值,体现出它渗透的数学文化

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该思考这个环节设计的意图,以及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必须做到每一个课堂活动都必须有数学价值,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数学的世界产生联想与想象。从而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数学的去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

四、关注学生的获得感,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收获,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领悟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小学是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我们要积极开发数学课堂中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创新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节成功课堂应做到:学生会的不教,留足时间自己思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自己慢慢领悟,独立思维去完成。保证一节课上,学生的思维永远是活跃的,一节课后,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收获的多少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教师在每一节课上完之后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尽可能大的获得感。

总之,快乐学习不等于轻松学习,而是在学习中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解决问题后的兴奋、喜悦、满足、愉快……这才是学生数学学习时的真实体验,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把我们的课堂打造成课堂氛围美,数学味道美,教师风格美,学生感受美的好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