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化学复习模式的初探

张绯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初三的总复习是将知识从新编排,使脆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解决前期课堂遗留下的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依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归纳整理知识点的思维,因为好奇心帮助我们保持兴趣,归纳整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

本人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看待学习材料并深入思考,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利用图标和知识网络图等方式梳理新旧知识的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新信息的理解,长期保持和迁移应用。并在相识情景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能在新情景中分析判断差异并创造性的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也是课改的理念之一,追求试题的真实性,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化学问题。

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出发,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根据一系列本质相近的问题,理清知识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学习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交流,使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复习不单是加大习题的量和难度,而是促使学生深入的深层次的思考,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组织教材,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归纳,反思,不断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鉴于此,本人提出几个观点

一、有效设问,有效交流,促进复习

有效设问指的是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修正旧的思维模型建立新的思维模型,实现思维引领,促进深入复习。有效的问题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要让学生主动卷入学习。比如,在讨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二者发生反应,同学们各自提出观点进行讨论,做实验时大家都伸长脖子注意观察现象。

有效的问题要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从前的学习与现在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物质转化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把酸碱盐及金属,氧化物之间的联系同旧的知识联系起来,问题也就解决了。

有效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批判性,提升学生认识的高度,比如,用红磷燃烧测定氧气的体积时,学生都能知道这个方案有误差,对环境也有污染,提出能否改进方案,解决这俩个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可燃物和密闭装置。

有效设问要有层次递进性,让学生经历了每一次的“跳一跳,摘桃子”后越跳越高,在不断的思考中思维达到一定深度。比如,在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时,如何选择哪类物质进行实验判断,从不同物质类别,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的复习和思考。

二、优选素材,拓展深入复习

初中复习课的素材很多,市面上的教辅书大多大同小异,造成初三的课堂也是老师和学生一同在题海中扑腾。这样的教学肯定事半功倍。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疲惫不堪的学生们,老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一定要在量上进行压缩,质上进行精选。

“授人以渔”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眼中就只有习题,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教学就没有学生的亲生体验,没有经过思考的结论很容易被遗忘。所以在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时,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提供试剂和仪器,进行证明,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们很有激情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讨论交流后得出正确的思考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学生们看到的,做过的大都是验证性实验。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每个实验都能得到预期的结论。所以在有些实验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同预期不同的实验,要让学生意识到没有一个实验可以一次就得到结论。比如,在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通入澄清石灰石,却没有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对于这一异常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也让学生明白许多科学家可能为之奋斗了一生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预想。我们在让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也常常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陷入低谷,若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腔迎难而上,越战越勇的斗志怎能坚持下去。所以可以通过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这也是促进学生情感的教学。

三、结论和启示

1.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寻找教学内容时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重组,向学生提供经过设计的教学材料。在顺序的安排上要充分注意变化之间的关联度和递进性。比如在学习炼铁的原理时,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原因学生已经明确,问若换成先通氮气,可否?或者其他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气体了?引导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归纳和总结。经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不在是死记硬背,而是掌握对类似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归纳的思维。

2.学生为主题的原则

学生的参与是深入复习的前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是与学生有关,是值得学生可操作,可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每一个结论都是他们经过自己思考悟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探索和发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经历使得知识变得可以感受到,形成个人的知识结构。

3.合作沟通的原则

学生的深入的参与不可能仅仅靠独立思考,还需要与同伴交流才能发生思维碰撞和心灵融通。学生之间的彼此学习有时比老师的教学效果更好。所以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会给他们带来良好的精神体验,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持长久的注意力和思维的活跃度,保持对未来的学习的新鲜感和努力程度,为深入复习提供精神保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