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初探

宋静
  
速读·中旬
2019年2期

摘 要: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既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是当前生物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中,本人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理念引入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策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成功走进科学的探究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有效性

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教师必须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重视问题情境设计,引领精彩问题思绪

1.根据心理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初中学生一般都有这样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很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的趣味性,创设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乐于接受自己或别人探究、发现的结论,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整节课中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把学生引人“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制造知识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情境诱导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有许多活动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创设趣味性较强、学生易于进行实验探究的问题来诱导学生,激发其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动手实验。亲身体验,既主动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科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激励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使之融于绚丽多彩的自然界、融于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中、融于日新月异的当代科技。

二、敢于质疑,动手实验

要想实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必须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探究能力,学生对知识产生的疑惑,将会成为推动他们积极思考与探索的潜在动力。而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之下,学生就会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讨,所以说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成了学生思考、探究、分析、推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讨新知的过程,更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体现。

如在讲述《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设问:水在绿色植物体中扮演什么角色?然后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动手试从果菜中找到水,全班交流,设计验证干小麦种子是否含水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极有兴趣的带着这一疑问,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带学生实验完毕,找出结果后,教师在对其进行归难总结。由于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和探寻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和总结的作用,所以对于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他们也就能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如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生物实验的魅力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转变的必然要求。而探究式学习就能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实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不断更新学习方法,能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被动施教为主动受教。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

三、重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总结和评价

笔者认为,没有总结和评价的实验,不能算是真正的探究性实验,因此,每次探究性实验结束后,笔者总是引导每个小组不拘形式的总结和评价,或互相评价,或集体评价;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考察实验结果与预期是否吻合,是否支持刚开始作出的假设,如果有的结果与预期不同,就要进行认真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如生物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多个问题引导的实验后,学生思考讨论并进行总结,设计出的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有:①举例说明你如何控制变量(温度、水或空气)?②除了教材中用淹没种子的水量达到使种子缺少空气的目的,控制变量的做法你还有其他做法吗?③你还有什么新问题?……在探究性实验中,笔者让全班学生对比看,有的小组实验效果差,笔者总是鼓励他们“再试一试”,帮助他们分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各种可能情况,让他们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交流探究的过程和实验结论,以及在探究时提出的新问题。同时,听取其他小组的质疑,进行必要的答辩、反思和修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持对学生评价的方式的多样性,不能“千篇一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并非终结性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应以那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价值的问题为重点,如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方法的理解,对探究本质的把握,不能把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应将各种评价综合、整理,形成一个相对而合理的总结评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感召下,有越来越多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验,把生物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等探究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探究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反思,在探究中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2]关文信息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