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语法化背后的语用机制

张艳琴
  
速读·中旬
2018年11期

摘 要:认知—功能语言学一改生成语法天赋的语言能力决定语言结构性质的论断,认为使用中的语言是外界的语言刺激、认知方式、语用功能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语言变异的内部机制,从语用的视角解释语法化过程,说明语用推理对语法化的作用。

关键词:语法化;语用机制;语义变化;语言使用

1理论背景

语言具有基本的社会功能,语言结构和语言知识也是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使用语言的模式对语言的习得,使用和变异起着很大的作用。其生成是一个动态的、适应性自组织过程,是在心理认知、文化社会因素和语言使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现存的语言结构是在动态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量变到质变而“涌现”出来的,这是一种基于使用的语言研究视角。Bybee(1985)认为语法并不是事先存在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类使用和体验语言的过程中逐步组织和建构的。Bybee(2010)进一步把语言的使用、认知和变异结合起来解释语言表层结构或语法的生成机制,论证了语言演变涉及到语音、形态和句法层面的结构重组,考察了语法化背后的语义和语用机制。

2语法化

对于语法化的定义众说纷纭,Hopper和Traugott(1993)把语法化定义为词汇单位和结构形式在一定语境中来表示语法功能的过程,语法化之后,往往会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沈家煊(1994)认为语法化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或现象;马壮寰(2000)进一步说明语法化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即从实词向虚词、向语法形式和结构发展,而不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石毓智、李讷(2004)指出一个语法化过程往往同时涉及到新标记和新结构的产生,两者经常是同一变化的两个方面,而且一个词语的语法化过程具有各种各样的外部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定一个词语是否发生了语法化,或者语法化的程度如何。

语法化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旦语法化,一个词语就会失去独立运用的能力,而倾向于成为一种附着成分;一个实词的语法化过程往往涉及到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会改变原来词语的词汇边界,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必须在紧邻的句法环境中进行;语法化往往会导致词或词组语音形式的弱化;一个词语语法化为一个虚词之后,其用法和使用范围还会受到它原来词汇意义的影响;语法化常常会促使其原来意义的抽象化、泛化,退化掉一些原来的具体词汇意义,从而适用于更多的语境;语法化促使词语或构式使用频率急剧增加;语法化是一个渐变过程,伴随着多种形式和功能的变化。

3语法化的语用机制

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必须能够判断听话者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从而据此组织自己的话语,听话者也必须能够推断说话者没有明说的信息。如果某种意义在同样的语境中被多次推断出来,该推断义就成为了该构式意义的一部分,也就是构式在新语境中获得了新的语用功能。Bybee运用心理学上的样本模型理论来解释这种构建作用。大脑的储存容量极大,它会把每一次语言体验的具体信息都储存下来,这些语言体验经过分类处理,按照相似性有序组织起来,依然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体验称作样本。如果之后新的语言体验与之前样本中有完全一样的,那么该语言体验与此样本相匹配,将归为一类,每发生一次相同的语言体验,该样本都会得到一次强化,就更容易被表征和提取出来;如果不完全一样只是相似,那么新的语言体验将自成一类,但仍然排列在与其相似的样本附近,组成一个范畴或是矩阵。总之,使用语言促使语言项目使其记忆表征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更易被提取,反过来又会增强该语项的语用功能。

语法意义来自于词汇意义,Bybee提到三种语义变化机制:语义虚化、语用义增强和语义吸取。一个构式可以与新的语项共现或在新的语境中使用,说明该构式的意义逐渐泛化,说话者需要扩展或延伸构式的使用,以表达新的观点,这种语义变化是语言日常交际不可或缺的部分。Bybee用can的语义变化来解释,can在古英语中最初是“知道,明白”的意思,与动词尤其是表示“技艺、技能”的动词连用时,表示“知道如何做”的意思;到中古时期,can可以指心智能力和体质能力,意义开始泛化,现代英语中它也可以表示可能性,但它先前的意义在某些具体语境中仍旧保留着;推断是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某构式在特定语境中被重复推断出同样的意义时,交际者将不再联想到它先前的意义,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该语用义逐渐固化并强化。例如,将来时标记逐渐演变为主要表达主语的目的和意图,但它的“将来义”仍旧保留下来;语法词素对整个构式意义的贡献在不同的语法化阶段大小不一,在早期阶段,语法词素本身具有意义,可为整体构式提供部分意义,随着其逐渐虚化,它只能从整体构式获得部分意义,而不能自己生成构式,Bybee把这种现象称为从语境中吸取意义。

Traugott(1989,1995)提出有三种推理模式可造成语法化构式的语义变化,使其最终成为具有抽象语法意义的表达形式:其一,比较具体的词汇意义,比如说描写空间移动或空间位置的意义,通常可推断出描写内在评价、感知或认知的意义,比如意图义、计划义等;其二,外在和内在意义都可重新解释为基于语篇情景的意义,比如把语骗情景描述为发生在说话之前或之后,也就是时态;其三,推断说话者的信念、态度等。以这种方式推断出的意义表明听话者在试图尽可能多的推断出所描述情景与当下语言描述以及作者的主观评价之间的联系,因此,语法内容直接来自于交际行为,依赖于交际中要传达的意义和要达到的目的。

4结语

Chomsky提出“普遍语法”学说,认为儿童生来就存在一种能生成句子规则的内在机制,与此不同,基于使用的语言研究方法强调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系统,是在人类使用和体验语言的过程中逐步组织和建构的,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功能促使构式的语义变化,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新的语义逐渐不断得到增强,因此,语法化是语言长期演变的历时过程,是语言发生变异的重要表现,其中语用机制对语法化和语言的建构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Bybee,J.Morphology: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and form[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85.

[2]Bybee,J.Language,usage and cogni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3]Bybee,J.Frequency of us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4]Hopper,J.&Traugott,E.Grammaticaliza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5]马壮寰.语法的认知基础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0.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纵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7]石毓智,李讷.论助词“之”“者”和“底(的)”的兴替[J].中国社会科学,1998.

[8]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