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学生习作之我见

郑仕敏
  
速读·中旬
2018年11期

摘 要:作文教学如能“一切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融入生活,采取多种训练形式,运用多元化习作方法,增加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欲望,维系写作热情,学生才会想写作,会写作,乐写作。这样,作文教学便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关键词:习作;观察;想象;构思;表达

习作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是一种真挚感情的流露,更是一种与世间万物交流的表现。习作的好处关键是用心交流,用口述说,用情感悟。语文课标规定:“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开始。”也就是说,三年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转折点,习作基础牢固性的好坏,这儿就是个起点。因此,三年级是学生写作阶段的初始阶段,是学生真正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的起点。是他们开阔视野,打开心扉的阶段,是他们向大自然触景生情的阶段,习作的培养训练开始萌芽,这就要靠我们老师的精心携带和不断地培养了!习作基础打好了,口语交际课和综合性学习课就迎刃而解,再也不愁课堂上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场面了!换句话说,习作就是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铺路石。由此,习作之见经历如下。

一、打破陈规从一年级开始训练,效果倍增

多年经验告诉我,与其让学生三年级才开始习作,不如一年级着手训练。单纯的字词教学会让学生乏味,学习偷懒等现象发生。教学时,字词中加句子训练,句子中加片断训练,片断中加段落训练,段落训练中加短小篇训练,训练他们在生活中会用上学过的字词,组成通顺完整的话,再把这些话组合起来,不会的字词拼音代替,组合再组合。课上课下组织观察、思考,把自己喜欢的记在心里,说给同学听听,再写出来。字词句音既得到巩固,篇又得到训练,有意无意的训练,到了习作阶段,他们的基础根深蒂固。你会发现他们的习作不同于别人的习作,语言丰富,语句有理有据,思维活跃,同一个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识字面比同龄人宽,有一定的写作技巧、书写速度。习作又达到了另外一个境界。

二、亲临其境打破沉默是金的场面

环境造就人,这话一点儿都不假。环境的好坏最能让人容易开口说话,有了说话表达作基础,景物特点自然就会突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会清楚明白,人物形象就会鲜明。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学生连作文是做些什么,我们需要怎样做?都摸门不知东,别说写作了!在教学第一堂习作课时,题目是《新学期的开始,有什么新的变化》,学生只知换了个教室,换了些老师,有同学的加、减而已,感觉再平常不过了,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老师就抓住教室不放,但老师把学生放了,放他们观察室内的墙上张贴的东西,有些什么,哪儿最吸引你,不同状态下有何不同,为什么?在大脑里想想该怎么表达才能让听的同学为你鼓掌,找到的学生进入沉默思维进行构思。看看室内平凡的花花草草,有风没风,它们各是什么情况,有什么特点,想象一下,你会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特点。学生聚精会神地观赏,用心地寻找。安排他们与新来的同学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打扫卫生,注意观察他们的举动,看他们与众不同之处。学生们争着抢着和他们相处,除了观察还友谊增进。习作前,学生们统统把自己的所得都展示在大家面前,发现不足,及时补充进来,把室内的新变化说得头头是道,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写出来,写完后,告诉他们习作的格式,经过他们的动手动脑后,这就是作文。这句话让学生对习作提起了信心,树立起"原来作文就这么简单"这颗雄心。第一次习作就在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中加以发挥、课堂上充分展示、积极表达中既热闹又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今后的习作,题目一出来,听完老师的要求,马上行动起来,主动邀人合作完成任务,收益颇多,兴趣高涨。这就证明了老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带来深深的影响。

三、修辞手法换成实际看到的写法,特点更突出

习作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能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可是用了修辞手法后,学生就结束了描写,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或句子来描述。何不如让学生看到什么写什么,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特点具体写出来,既满足文章要求的字数,读者又可以感受到文章内容的丰富,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后,无论观赏到什么,就不会出现生搬硬套地运用那句修辞了。如“林子里的树叶动起来的样子好像大海里的波浪,起伏不定。”改为:“微风轻轻地吹来,林子里的树叶声音可响了,瓢泼大雨的那种声音,树叶突然间长高了很多,鼓起来了,又蓬了起来,接着下去了,又上来了,和连绵起伏的山坡没什么两样。”这样一改,树林子里的特点既突出又形象,让读者亲眼目睹了这片林子在风中起起伏伏的变化。特点更加生动,具体描述到位了,表达效果更加有意思。学生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发展,表达能力摆开了修辞手法的束缚,读起来节奏感比较强,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被彰显出来了。学生的视野被打开了,开阔起来了,想象也丰富起来了,拓展训练也延伸出去了。习作又达到了一个境界。

四、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更突出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描写,主要是靠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突出的。某人物所做的某件事,只有语言没有动作,那就等于只讲不做;只有动作没有语言,就等于光做不说,没人理解;只有语言、动作,没有心理描写,那就显得很平淡。因此,人物形象的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缺一不可。有了这三种描写,人物形象就会有血有肉,活力四射,读者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对要描写的人物特点清楚明白。写人还要写事,没有事情的发展,描写的人物显得平凡无味,写做事来衬托人物,有说才有做,有做才有说,说与做搭配完美结合,才能看得出一个人的品行好坏,做事可不可靠,人是否值得信赖;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处境,明白他的心思,猜透他的下一步如何走。如,“描写印象深刻的人——盲人叔叔”。给学生的线索是“下水道井盖没盖好——过路人——盲人”,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想、去比较,回来汇报自己所得。比较的是盲人与过路人的语言、动作,凸显盲人在费力挪动井盖时的高大形象;想象的是盲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一心替别人着想的高尚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在语言描写上下功夫,在动作描写上进行思索,在心理描写上加以猜想;让描写的人物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为此,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有效发挥,对习作中的人物描写抓突出特点,叙述与众不同的地方,观赏做事的不同之处的风格,赞美人物美德。流露出最真挚的敬佩之情。当然,人不可貌相,适当的外貌描写可以增添人物色彩,貌相平平凡凡的人,做出来的事让人赞叹不已!

字词句的不断训练,提前训练,给学生的习作创造有利条件,是搭建习作基础的平台,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支撑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更新的前提。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