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议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姚兴秀
  
速读·中旬
2018年11期

摘 要:新课标要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阅读教学质量不仅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但是语文阅读教学长时间是在“走形式”,以至于课堂教学效率也比较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意识正在逐步得到认可和实践。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发兴趣;巧妙提问;自主质疑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非常重要。阅读教学不仅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影响着他们的历史成绩,并且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长时间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走形式、轻感悟、少兴趣、低效率”等问题。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等内容正在逐步得到认可和实践。下面我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来谈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认真联系背景研读文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师在备课时的,如果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能够真正的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的运用等,那么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有了精心的预设,才可能会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则亦然。

我教授《囚绿记》之前,深入了解作者陆蠡的经历及当时的心境,认真研读文本。《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正住在沦为孤岛的上海,怀念一年前在北平时所租住屋子窗外的一棵常春藤。作者喜欢绿色,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房间囚系住它,把它当作“绿友”,后来发现常春藤固执的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远不屈服于黑暗”。这就进一步表现出了作者对绿色的爱之深和为什么爱。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使读者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陷,体味到绿友因被囚系而枯萎,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文章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也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之情。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当在安排学生们预习的时候,让他们结合写作背景边读边悟,从心灵深处领会这篇文章的深远意义及作者的高尚品格。同时,学生的认知有限,不联系背景的话,很难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激发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基础

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本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我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阅读习惯也很不好。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呢?我从以下几点尝试:

(1)每天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安排学生讲故事或背诵成语和古典诗词。

(2)课外阅读时,指导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3)给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定期开展诵读比赛活动等。

(4)精心设计导入语。

一段好的导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将他们不知不觉的带入到学习氛围中。

我教《故都的秋》一课时,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学生们先看一幅画,这是我请美术老师根据学生初中学过的一首词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天净沙·秋思》然后让学生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学生们能很容易回答,于是“举一反三”,要求用所学方法运用到对《故都的秋》文本的学习。学生用熟悉的方法进入了文本,感悟文本。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由浅入深地学习感悟。导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开了好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三、巧妙提问,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同时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增,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认为课堂上要巧妙提问,提问还要科学有效。

1.联系实际法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可以结合实际来理解。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问题:父爱和母爱各有什么特点?

2.环环相扣法

如:《烛之武退秦师》我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烛之武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了文章思路。

3.横向迁移法

找出文中的共同元素,提出一个问题,紧接着再提出相似的具有推理性质的问题。如《囚绿记》一文,本文题为“囚绿记”,这里的“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囚牢”绿了吗?作者放绿之后又为何怀念绿?

四、自主质疑,疑中感悟,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法宝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们想象,鼓励他们大胆想、放心疑、纵情问,从而达到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根据学生们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如《丹柯》学生们的质疑有:丹柯是一个怎样的人?丹柯是在族人遇到怎样的困境时出现的?丹柯带领族人走出密林的过程中,族人对丹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拯救族人过程中,哪些行为体现了丹柯的英雄本色?如何理解丹柯的“软弱”?如果丹柯能预先知道最后自己会被遗忘,他还会这样做吗?作者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研读文本,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解决。这种阅读教学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到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这才能使我们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主编.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第一版)[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志强.解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