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长期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妇女身体形态与机能影响的研究

杨晓妮 赵明阳 刘素红
  
速读·中旬
2018年8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分别选取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对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和基本无锻炼的中老年妇女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平时无锻炼组进行两个月锻炼后前后数据对比,通过数据分析旨在阐述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妇女的影响,研究结论:长期锻炼组与无锻炼组干预前,无锻炼组体重、肺活量、闭眼单足站立、坐位体前屈显著性优于干预组无锻炼前;干预组在干预后腰围、臀围均显著性大于长期组;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干预组体重、腰围、臀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的趋势,胸围没有显著性变化。本研究可能时间不够,导致测试结果有一定的趋势,但是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本研究为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提高他们晚年生活质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老年妇女;广场舞锻炼;身体形态;身体机能

1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广场舞以其适宜的运动强度、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广场舞锻炼过程同时满足了锻炼者的身体锻炼需求和社交需要。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负面新闻,如广场舞扰民、锻炼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等现象。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凸显,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深层次研究广场舞锻炼的价值势在必行。中老年妇女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群,无论在社会家庭中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生理学方面分析,他们正经历着身体机能快速衰退期,身体激素分泌变化大导致其身体、心理状况发生较大变化。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老年妇女科学合理从事广场舞锻炼、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保山市隆阳区五洲国际广场、奥新体育广场、清华海广场、易罗池广场共4个广场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年妇女60名;选取保山学院、保山市第二小学、第五小学退休教职工40名(干预组),该组研究对象没有锻炼经历,且平时无健身锻炼习惯。以上研究对象年龄均在50~60岁,且身体、心理均较为健康,没有传染性疾病。

2.2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输入中老年妇女、广场舞锻炼、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词汇,搜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中老年妇女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现状调查方面的论文,并进行归纳整理。选取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60人,基本无锻炼的中老年人40人,分别就其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无锻炼习惯的40名中老年妇女,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并对其锻炼前后到保山学院体质测试中心进行数据测试,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对比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中老年妇女广场舞锻炼效果。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与无锻炼者、干预组广场舞锻炼两个月后身体形态对比分析

身体形态指标通常选取:高度(身高、坐高、足弓高等),长度(腿长、臂长手长、头长、颈长、足长),围度(胸围、臂围、腿围、腰围、臀围),宽度(头宽、肩宽、髋宽)和充实度(体重、皮脂厚度等)等。本研究选取的身体形态指标主要选取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指标。

腰围是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欧洲科研人员对超过35万人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医学调查发现,一个人的腰围如果过大,不仅不美观,还暗藏健康隐患:大腰围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可达到正常人的两倍。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臀围反映髋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测量时,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

注:长期组代表60名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干预前代表选取的40名平时无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在进行广场舞锻炼前数据;干预后代表选取的40名平时无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在进行广场舞锻炼后数据。组间对比有差异用*代替,组内前后对比若有差异用#代替。以下表格相同。

表1数据显示,长期锻炼组与无锻炼组间在身高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长期组与无锻炼组干预前,无锻炼组体重显著性高于长期组;干预组在干预前腰围、臀围均显著性大于长期组;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干预组体重、腰围、臀围有下降的趋势,胸围没有显著性变化。

本研究研究对象为中老年妇女,由于其已经过了生长发育期,所以身高没有变化,但其体重变化较大。中老年妇女,大多数已经退休在家,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大大降低,在生活质量较高的情况下,超重肥胖等不可避免。导致肥胖的本质原因是体内能量堆积。广场舞锻炼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对于上下肢以及腰腹部练习较多,具有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尤其是大多数广场舞是有氧运动,大量研究证实,半个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脂肪将成为主要的供能物质,可以有效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因此,通过为期两个月的锻炼,干预组体重、腰围、臀围均有下降的趋势;胸围干预前后变化不大,原因可能是胸围主要反映胸廓骨骼发育情况,由于中老年人生长发育已经停止,所以不明显;另外,可能与广场舞锻炼对胸部肌肉练习较少或者对于其力量要求不高有一定关系;另外,本研究干预时间较短,可能有些锻炼效果还不太明显。长期锻炼组要为显著性低于非锻炼组,这与运动过程中核心力量增强有一定关系。

3.2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与无锻炼者、干预组广场舞锻炼两个月后身体机能对比分析

本研究选取肺活量、心率、血压指标来反映受试者呼吸、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量。肺活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胸廓大小和呼吸肌力量。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研究发现长期的系统训练可以使心率徐缓,可以有效节省能量和提高心率储备。血压是流动在血管里面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正常值收缩压10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抵抗血管硬化具有良好的抵制作用。

表2数据显示,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其肺活量显著性大于干预组,且心率低于干预组;干预组经过两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后,其肺活量水平有显著性提高由原来的2597ml提高到2897ml,心率有下降的趋势,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

在广场舞锻炼过程中,需氧量提高,为了满足机体对于氧的需求,呼吸作用加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呼吸系统机能状态,增加了呼吸肌力量。这对肺活量水平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广场舞锻炼属于有氧运动,由于运动过程中强度不大,对于机体刺激不明显,因此收缩压、舒张压影响不大。心率经常作为控制运动强度的指标,在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长期运动训练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导致每搏输出量增加,从而引起心率降低。另外,有研究发现,通过长期的训练,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率。本研究可能是干预时间不长,因此测试结果不明显,但从心率数据看,有下降的趋势。

3.3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中老年妇女与无锻炼者、干预组广场舞锻炼两个月后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传统上,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考虑到受试者的安全,本研究选取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测试、反应时、闭眼单足站立进行对比分析。立定跳远、闭眼单足站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练习者的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坐位体前屈反映了练习者的柔韧性;反应时反映了锻炼者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机能状态。

表3数据显示,长期广场舞锻炼组闭眼单足站立、坐位体前屈显著性强于干预组,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闭眼单足站立成绩由于锻炼前。

闭眼单足站立是根据单脚站立时间评价身体平衡力。时间越短,分数越低,平衡力越差,身体素质越差。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而当人们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下降时,很多都是从柔韧素质的下降开始的。反应时是指从接受刺激到机体做出反应动作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距。刺激引起了感觉器官的活动,经由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经过加工,再从大脑传递给效应器,作用于外界的某种客体。主要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

这与广场舞运动特点有一定关系,通过广场舞锻炼提高了练习者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增加了关节活动范围,对于提高其闭眼单足站立、坐位体前屈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干预组较练习前闭眼单足站立、坐位体前屈、反应时、立定跳远成绩均有所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长期锻炼组无锻炼组干预前,无锻炼组体重、肺活量、闭眼单足站立、坐位体前屈显著性优于干预组无锻炼前。

干预组在干预后腰围、臀围均显著性大于长期组。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广场舞锻炼,干预组体重、腰围、臀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的趋势,胸围没有显著性变化。

4.2建议

本研究可能时间不够,导致测试结果有一定的趋势,但是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广场舞锻炼时间要两个月以上才有现在效果。

为提高广场舞锻炼的科学性,建议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其锻炼更加科学化。

建议政府每年定期组织相关比赛,以促进其发展。

5小结

广场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他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方法,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从其产生就引起了参与者的热爱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广场舞的迅速发展,参加广场舞锻炼的人群正呈现多元化,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广场舞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扰民问题、指导员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和运动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引许洪文,憂胜男.甫田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0,24(4):107-111.

[2]江滔,陈玉萍,李协吉.湘潭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广场集体健身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3):136-138.

[3]邱海龙.中老年妇女广场舞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665-666.

[4]引孙闽君,李爱民,周君华,林冬梅.健身舞对中老年人身体生理机能影响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4,4(7):333-336.

作者简介

杨晓妮(1982.09—),女,山东烟台人,讲师,现就职于保山学院体育学院,200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运动与健康促进。

保山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基金项目:长期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妇女身体形态与机能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kj08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