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

薛慧闻
  
速读·中旬
2018年8期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教师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教学手段。提高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是对语文课程进行充分学习的必要举措,也是响应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号召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必要性;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用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去感染学生,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从而提高审美素质。

一、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审美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部分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上美的能力教育,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不同于通过说教与规范,利用抽象概念的推演来进行教育的方法,因此它具有形象的特点。蔡元培认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成,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在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既是审美的组织者又是审美的参与者。教师的形象、声音、行为、表情、肢体等既有助于教学审美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者相得益彰。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教师输出的一切信息都将十分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当然就会得到美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生活中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与课文产生共鸣,并从中发现、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既获得了有益的知识,又获得了美的体验和感受,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素质教育的施行为贯彻审美教育提供了条件

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曾指出“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变为审美的人”。应试教育功利性的目的,遏制了审美冲动;教法上重理性分析,“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置文学作品和语文教学的固有特性、规律于不顾,用抽象的概念代替培养美的感情,用推理代替想象,用纯逻辑的枯燥乏味的分析或繁复零碎的训练代替对作品的美的感悟,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审美教育的缺失,打不动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的推行能克服了应试教育的问题,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适应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规律。

3.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为贯彻审美教育提供了依据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并着重提出在教学中应重视“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口味和审美情趣。”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

1.创设情境,形成美的氛围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授课气氛,让审美对象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审美应该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包括多媒体的运用)、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乃至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和人格等等,都应该尽其可能考虑和体现审美的因素,形成一种立体的、可以称之为“审美化”的教学境界去影响或感染学生。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2.实现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体验美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模仿朗读,让学生听录音,听老师范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再现文章所描述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享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可以采用小组互读、美读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读”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

3.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形成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活动,自由地探索知识和交流体验。创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即以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代替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与己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强制、苟求、压制学生。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中就应该很好的体现在教学中,教与学本身就是一种互动行为,“教学相长”,教师要充分顾及学生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具体感受,同时学生们在课堂上优秀的表现,也能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

4.注重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培养

审美与个人的知识、经历、经验、情趣等有关,因此面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审美效果。正如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让学生明白,之所以会产生这同的审美结果,完全是审美者主观差异造成的。同样,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也是有差异的,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审美感受,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认真体会和揣摩,求同存异,形成积极、建康的审美观。

三、结束语

在审美教育方面,我们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要取得创造思维教学的硕果,离不开学生,“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每一个学生都是审美教育教学的源泉。我们应充分利用优秀的语文资源,认识美育在现代化整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贯彻审美教育,将其作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与德、智、体等一起,关注人的生存质量,使人自我完善、自我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盛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9).

[2]李慧琴.浅谈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学周刊,2011(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