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古诗文的朗读艺术

王娟
  
速读·中旬
2018年8期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古诗文的学习是很重要的,现阶段,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古诗文吟诵这一项内容,使得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不够独到深入。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合了自己的吟诵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措施,包括初读,带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以及品读等,希望这篇文章中所写的意见,能够对广大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古诗吟诵

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分数占比很高,这是一个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古诗文的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我国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帮助他们培养道德素质。在我国古代与现在古诗文的吟诵都是文人墨客较为常用的一种诵读方式。其本身也是有不同的,既要讲究平仄、韵律等,又要将作者的感情充分的表现出来,不可谓是没有难度。

一、增加吟诵在学生古诗学习中的比重

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读书模式,吟诵又被许多人称为中国式读书。在《说文解字注》中,吟诵有这样的解释:“吟,呻也,从口今声。段玉裁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这句话具体就是说,想要达到“舒”的境界,那就必须要平缓且悠扬,声音必须要被拉长;“急”则是说声音的轻重缓慢与抑扬顿挫,而“吟”则是指骚客诗人要根据诗意进行充满感情的吟唱,除此之外,这也可以单独理解为唱。在古时,许多诗人在进行吟诵时,便会在旁边配上音乐。同样地,“诵,讽也。从言,甬声。似用切。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这句话则是指“诵”等同于唱歌,它强调的便是在进行诵读时要注重节奏与长短,在吟诵时,读者即便没有音乐进行伴奏,也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语调和音调来进行调整,努力形成一定的节奏,要做到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现阶段,许多的教师不把这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来看待,甚至一些教师从未让学生接触过古诗文的吟诵,这样是不对的,教师必须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吟诵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印象。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古诗文吟诵的教学方法

(一)初读,带领学生感受音韵的魅力

古诗文可以说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它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永不会褪色的,而它最令人惊叹的便是诗歌韵。在古代,文人墨客在进行作诗时,非常注重对单个字的揣摩,他们还会考虑到整首诗的节奏与韵律,争取让一首诗既能吟又能唱,这种文化的传统是值得现阶段的人继续发扬的。针对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也必须重视古诗词的吟诵,要积极带领学生一起去感受诗中的音韵美,让他们在诗歌的揣摩中获得美的感受。

例如,再上古诗《题秋江独钓图》时,教师可以先对这首诗进行大致的阅读,“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通过阅读,教师可以发现这首诗的句式是十分的整齐的,它严谨的遵守了古人对诗歌的要求,将音韵美与格式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通体舒畅。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八个字,工整而又唯美,完美的阐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营造的画面之中,流连忘返。而教师便是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个境界,通过学生对音韵美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吟诵的教学之前,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让学生先在课前简单的预习这篇诗歌。然后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统一的阅读,让他们先掌握每个字的发音,然后教师便可以邀请一些朗读较好或是较为独特的学生进行朗读展示。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阅读的选择。无论是听读、阅读还是齐读,这些阅读的方式都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受古诗文。

这之后,教师便可以根据文章的注解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课外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帮助学生画出节奏,告诉他们语调的注意点。例如,在本篇诗中,“一丈丝纶”“一曲高歌”“一人独钓”这三处的节奏要特别掌握好,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古诗的押韵与平仄特点,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到其中的音韵美。

(二)意读,引导学生走入意象的世界

在古诗的领域中,音韵美的理解只是吟诵的最初阶段罢了,在掌握这一点后,我们要注意的便是古诗的意境美了。意境美在整个古诗的学习中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意境又是不能被舍弃的一个部分,毕竟,我们的古人最擅长的便是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让我们在他们创造出来的意境空间中尽情的遨游。例如,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我们可以看到“绿”字是一个意境的表现点,而“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印”字也是如此,这些简简单单的字眼,展示的却是整首诗的意境。

那么教师要如何帮助学生将这些意境真正的生存在他们的眼前呢?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朗读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声的朗读,来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与内涵。

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注重这一点,就是学生的朗读并不能是简单而机械的,多次的反复指的并不是单调,它强调的是学生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的提升,对诗词进行反复的琢磨,更加深层的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意象,学生通过这种不断的自我提升,才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中的雄伟壮阔的景象。

(三)品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进行积极的阅读。教师要帮助学生走进角色,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进行《山行》这首诗的学习时,在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讲解时,教师便要特别的重视“斜”这个字,要强调此处的读音为二声“xiá”。当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声调就要进行改变,以此来联想到山上那条蜿蜒的小径。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动作来帮助学生强化感受。

三、总结

在小学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了基础的文章后,便要强调其中的意境美。要通过各种教学模式创新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让他们在进行古诗的阅读时,便能将诗中所描绘的那副情景幻想在眼前,这才是古诗词阅读的真正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秋新,董倩.论常州吟诵的保护与传承[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32-36.

[2]曲金柱.论吟诵对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影响[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4):108-1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