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注重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顾立峰 王云庆
  
速读·中旬
2018年6期

摘 要:养成教育不是一种新式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养成教育即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文明礼貌、交往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如何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养成教育,又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有充满智慧和爱心的头脑。养成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应该和社会及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实施。

关键词:养成教育;学生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而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养成教育既是一种青少年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也是贯穿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教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一、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养成教育即是对人进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我们所倡导的“养成教育”,其本质就是用我们常说的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就是通过规范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健全他们的人格,从而成为他们能立足社会,融入社会,为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对人的理想素质的要求,养成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思想品德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做人”)、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求知”)、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学生“学会健体”)、文明礼貌素质的培养、交往素质的培养。

二、养成教育在学校管理中的实际操作

1.制定评价制度,落实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学校要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2.加强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这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他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同时,还要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3.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同步性。

4.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一个班级斑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认真实施。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5.积极利用家访机会,延伸“养成教育”的过程

这一点对于一些思想和行为有问题的同学尤为重要。人们常说转换一个差生首先要从改造他的家庭氛围入手。这一点的确不假,大凡是这样的学生光靠我们在学校里面加强教育有时候是不够的,要提升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的力度。只有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入手,进而转换他们的思想意识,只有在老师和家长充满爱心的共同努力下,才可能真正地转化一个差生。

“养成教育”的开展和推广,不是一个新的教育过程,它应该是我们学校常规教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古人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养成教育”的作用,要懂得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将是终生受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如能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远比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和拥有多少财富更重要。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