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及实践路径研究

陈尚尚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384

◆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学生主体劳动观念和素养不高,高校劳动教育模式、资源和路径不完善的现实问题。基于此,通过调研和总结分析,提出“劳动+”课程矩阵、“劳动+”教育模式、“劳动+”育人平台、“劳动+”评价机制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策略。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教育模式;实践路径

高校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就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实际情况而言,青年学生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劳动教育内容匮乏及形式单一等现实问题。基于此,以天津某高校为例,通过调研学生劳动教育认知、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现状,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完善劳动教育模式,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剖析

为准确了解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在总结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针对天津某高校2019级、2020级和2021级本科生600余人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在学生认知、整体素养、高校建设和育人效果四个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劳动认知和观念不强

通过对在校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形式、意义等方面的调研发现,32.3%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课是必修课,对于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61.1%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劳动教育课就是考察课,只要能完成基本要求内容就可以;6.7%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课没有必要,对于自身的成长和能力提升帮助不大。就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而言,有81%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主要为校园卫生清洁等方面的体力劳动,对于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整体而言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性不强,未形成主动劳动、热爱劳动观念。

2.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和能力不高

通过对在校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方式、时长和实践感受等方面的调研发现,仅有71%的大学生能够主动承担家庭劳动,可以看出大学生劳动习惯有待提高;在主要参与途径方面,54.7%的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规定内容参与劳动实践,36%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与劳动实践,11.3%的大学生通过专业实习、企业锻炼参与劳动实践。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劳动实践主要集中为校内组织的劳动内容,缺乏专业性、科技性劳动教育,大学生自身劳动素养和意识不高,承担高要求劳动内容的能力不足。

3.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化不健全

通过对劳动教育课程方式和师资等方面调研发现,91.3%的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来自高校辅导员,其他课程中渗透讲述劳动教育的仅占比4.7%,可见在高校当前劳动教育中未形成劳动教育矩阵,其教育引导作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并经过走访了解,目前部分高校未开设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从侧面也反应出高校劳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匮乏;劳动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于个体性劳动教育时长认定和赋分未形成标准性指引。因此,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4.高校劳动教育有效路径资源不足

通过对高校劳动教育组织形式、频次等方面的调研发现,64.3%的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频次不足每月2次,且多数为参加内容为院系组织集体活动;73.1的大学生表示校内劳动和农场劳动为主要的劳动实践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通过与其他高校访谈了解,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与校外劳动实践的数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且在专业实习、企业兼职等方面附加值劳动岗位缺口较大,在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学校-企业-社会的三方联动,进一步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资源和路径。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1.学生主体层面

结合调研情况,当前学生劳动观念和素养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存在差距,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家庭“重智轻其他”的片面观念,未能形成崇尚劳动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造成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处于“补课”的境地。二是大部分学生所接触劳动活动多为学校家庭的简单体力劳动,单一的机械化劳动很难使学生从思想认知中对于劳动价值观产生认同。三是在面对劳动教育时长和学分考核的要求下,大学生被动式参加劳动教育活动,主体参与劳动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难以形成培育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的目标。

2.学校劳动教育与管理层面

自2020年3月中共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来,劳动教育逐步纳入学校教育培养体系,由于建设时间和重视程度等因素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劳动教育在教学体系中被边缘化对待,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现有的劳动教育内容由各院系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内容和质量差异化较大,系统性不够。二是学校缺乏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未建立健全配套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课程教育-评价反馈-改进提升的闭环机制。三是学校搭建全方位劳动教育路径层面存在乏力现象,尤其是搭建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畅通常态化劳动教育路径方面建设力度不足,未行成教育合力。

3.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层面

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和观念,但通过调研了解接近30%的大学生未承担家庭日常劳动,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家庭劳动的主动性缺失,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劳动习惯和技能培养意识不足,未充分认识到家庭劳动也是教育子女的必要环节。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覆盖性不足,一方面是高校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的种类和数量巨大,因此在与企业单位、社区等对接过程中存在供需关系偏差;另一方面社会性组织在开放实践场所,满足高校大学生共同参与劳动实践的承载力不足,究其原因是前期的联动建设不足,在一定程度阻碍高校劳动教育路径和形式的拓展。

三、新时代高校培育劳动教育模式及路径

1.完善全域“劳动+”课程矩阵,健全劳动教育模式

一是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师配备专业化。要想形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高校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零散教育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进行阐发的层面,而是要针对时代特征、学校类别学生特点建能够落地生根扎实有效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

二是“一二课堂”齐发力,打造多元融合劳动教育。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思想引领和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打造课堂内外齐发力的两面支撑,“四维路径”共融合的劳动教育局面,实现文化氛围上营造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学科建设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育人模式上形成多元融合的统一的协同育人的综合模式体系。

三是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劳动教育定向培养。针对学生特点不同建立更加针对行的培养方案,例如对大学一年级学生重在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五育”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对大学二年级学生重在教育学生“爱劳动”,培养劳动兴趣,激发其热爱劳动的动力;对大学三、四年级大学生重在教育学生“会劳动”,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努力向新时代创新型专业人才的目标迈进。

2.搭建多维“劳动+”教育模式,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

一是推动塑造青春奋斗与社会奉献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导,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劳动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打造沉浸式校园劳动环境,彰显沉浸式思想引领,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相融合,通过锤炼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塑造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二是开展多元化融合下的劳动教育实践锻炼,提升学生劳动能力。重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锻炼”联动实施,从课程资源、高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给资源等多元化融合视角下开展劳动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增长新时代下劳动实践能力。

三是夯实劳动教育在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在大学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中,劳动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需要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劳动加强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形成独立思维,劳动也有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通过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新模式,加强人才培养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

3.搭建多维“劳动+”育人平台,拓展劳动实践路径

一是依托校内资源,营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校内劳动育人实践中心,作为高校劳动教育常态化教育机构,统筹规划设计校内劳动教育体系,通过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先进事迹宣讲等方式,培育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内劳动课程和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劳动+”课程矩阵建设,涵育积极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二是设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品质。高校应充分重视将劳动教育纳入“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工作体系,构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内容,在日常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内容基础上,重视拓展劳动教育形式,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积极引导学生从事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的劳动岗位工作,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劳动教育主体的劳动自觉和内涵发展。

三是统筹“学校-社会-家庭-个体”四维的劳动教育理念,充分结合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多维资源,共同拓展劳动教育新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规范化、常态的劳动实践基地,满足劳动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情景性等特征需要,使劳动教育入脑入心。

四是组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劳动能力不仅是劳动教育适应新时代、满足国家发展的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能力的描述,因此在劳动教学教育过程中,重视创新性劳动思维和实践教育,不断提升学生新时代劳动理念和思维更新,满足新时代国家的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创新中提升劳动技能,在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

4.完善“劳动+”评价机制,激发劳动创新创造

一是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提升日常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单次劳动教育活动质量和育人效果,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二是通过运用大数据、日常记录等形式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合理运动数据结果,对学生个体综合表现和劳动素养客观评价,为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完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使劳动教育贴近学生,贴切时代要求,彰显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2]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3] 吴琼,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理论基石、现实依据与实践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121(10):(1-6).

[4] 吴素红,新时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研,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2021(10):(51-53)

[5] 马福全.新时代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教师教育学报,2021(11):(60-69).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南开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专项课题(TJSZJYKT2021—Y0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