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探究

王维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四中学 741300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进,教育部统编新教材的实施,新高考的普遍推广,用政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增强国家政治文化认同感,提高公民参与意识,造就高素质社会公民,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去,就成为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落实策略

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德。为了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去,这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适应新高考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对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要大胆改革创新。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因此当前通过改革课程建设,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把核心素养的落实仅仅局限在课程建设或教学模式的任一方面,核心素养就根本不可能落实,故必须要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来保证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上的认同感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老师们在给每个学生介绍政策的同时,还要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因为老师们只有通过和每个学生缩短一段距离,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们掌握政策的激情。老师们在让学员掌握国际政治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的学习态度和端正的政治学思想观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上述政治学基础理论课程,老师能够提高学员的政治认同感,使学员树立端正的政治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员日后的国际政治方面学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新课程中的理性精神

理性思想精神,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习者在政治问题教学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础观点,作出科学理性评判。核心素质下的社会主义政治理性精神将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所以,老师们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核心素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好社会主义政治理性精神的指导工作,使学生解放思想、敢于提出问题、坚持信念。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落实不足的体现

(一)把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围绕试题进行研究,缺乏深入分析

高中在政治教学中,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具体围绕着课程以及掌握的功利性,并根据考核教学大纲进行了设计,当学员掌握法政基础知识时也是围绕着提高考试成绩的目标,对政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法。高中老师围绕政治考点教学内容,对学员进行了一次又一遍地讲授,并加以重复性的政治问题联系训练,在灌输式教学下,学员们确实掌握了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并有效进行了各种政治练习题,可是高中学生整个的社会政治教学环节都是很枯燥的,对社会政治课堂教学也缺乏了期待和追求,而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层次,不利于学员们高中阶段社会政治学业的深入发展。

(二)对政治的基础知识介绍较为浅显而混杂,并没有经过系统性加工和总结

中学的政治老师往往在具体展开政治教育环节中,强调并指导学员们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教育,而忽略了政治基础知识的合理延伸和拓展,这种方式不利于学员们深刻体会政治基础知识背后的深刻内涵,也不利于学员们对于政治基本知识点的合理把握。同时,老师往往在介绍的政治知识点中强调介绍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但忽略了对政治知识点把握的全面性,从而造成了中小学生的政治学习并没有完全系统化,政治知识点体系零散而简单,中小学生无法意识到政治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同时青少年学生对高中阶段政治基本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也不够,没有具体科学思路,所以如果出现了稍微有些难度的问题,中小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也无法精确定位政治基本知识点,自然不利于高中学生对政治基本知识点把握效果的提高。

(三)对政治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体验不够,没有把政治基础知识深化感悟

如果高中生能够深刻感悟其具体的政治学深层内涵,并主动地与知识主体产生联系,进而有效构建完整的政治学认识系统,从而建立属于自身的价值意识,这也是当前在高中生政治问题授课中发展的主要目标导向。但事实上在高中生政治问题教学中,很多的高中生政治学老师则直接忽略了学生的政治问题智慧,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维,也无法高效实现政治问题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高校政治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政治问题具体教学中,部分政治学老师会提出简单的政治学问题,而学生则回答为是抑或不是,其对整个的政治问题教学流程并没有深入思维,也无法引发与学生的政治问题思想碰撞。再就是,当学校在有效建构高中政治知识系统的过程中,老师们则直接地把政治学知识架构以白板书的形态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而仅有一小部分老师则会让学生自主地建构政治学知识框架,而这样的行为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学生的法政思想发挥。

(四)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教学结果运用得不够,缺少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度迁移

如今高中政治教学课后练习往往更多关注于显性知识点的积累,而忽视了对隐藏知识点的掌握和积累,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隐藏知识点往往并不能通过老师单纯知识点介绍就能够了解的,而是往往需要通过学员进一步训练以及深入实践,才可以进一步转化。由于具体高中政治内容往往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所以,对政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是仅仅停滞于对浅层知识点的灌输,而是善于引导学员用心感悟,广泛掌握,通过综合性运用所掌握的政治学理论知识有效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建立属于自身的特色法政教学经验,从而有效掌握高中政治理论知识,形成了高中的法政教学核心素质。实际上高中政治的课后练习工程设计主要停滞在理解记忆层次,缺少对扩展性政治作业的系统设计,根本无法取得理念效果,且练习设计也没有一定深入,因此对学生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训练也没有实质性帮助。

三、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道德体系,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差异化需要。因此,分层教学是对学生主体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高效学习和有效教学的最基本方法。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重点班,尖子班,在学校教学实践上更不能用优秀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应该要求同样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环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领会,生成核心素养。

(二)根据教材知识的横向联系,教学设计要整体化

学习认知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人们对一个事物认识要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架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探求事物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是通过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路径实现的,而不是相反的路径实现的。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许多碎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的也是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知识的整体构架,再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就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就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采用单元式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三)根据教材知识的纵向联系,教学设计要主题化。

学生掌握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还不够,还要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整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呢?

这就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形成大知识观,再由这个大的知识观形成的大的教学观,也就是用主题式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知识自身的逻辑规律特性,不断挖掘和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主题模块或形成专题,按照一系列的主题或专题进行教学,如:由时事热点设置时政专题,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在教学实践中,主题式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复习中运用。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些主题式或者是专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建立知识的纵向联系,渗透政治核心素养。

(四)根据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需要,教学设计要情景化。

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学生充分地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建构出灵活的而非惰性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用情景化教学设置必要的真实的生活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在学习环境层,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伴随着自我审视的学习过程,由此逐渐进入群体意义建构,形成情感的积淀,在经历认知偏差和概念交互的过程中,情感逐渐内化,最终实现情感的升华。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在情境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是有效学习的最高层次,由此可见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果学生不能把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只是把知识符号化了。知识符号是表达知识体系的这个知识体系如果脱离生活实际,只是把知识符号背熟、认知、复述,去应付考试,就很难使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形成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情景,因此我们要设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学过程,如通过实验教学,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学习,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从而建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采用议题式教学实现知识的横纵联系。

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学习,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间解决问题,又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从讲授中心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就靠中间问题化学习这个桥梁。因为问题化学习要求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必须以设置给学生的问题展开,才能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得到实现。从而把碎片化、断点化的知识转变为结构化的知识,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让核心素养贯穿其中。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生真正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J].2018.12

[2]许泽义.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

[4]赵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2017.12

作者简介

王维(1974.12—),男,甘肃天水武山,汉族,本科,副高,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四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