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称谓语研究综述

宋施洋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  要:语言是文化与文明的载体,称谓语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文章尝试对称谓语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称谓语的名称及界定、相关书籍著作、专书称谓语研究以及方言和其他语言之间的研究状况加以整合,并找出不足,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称谓语;研究综述

称谓语和人们的日常说话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对于称谓语的研究比较早,但主要是对亲属称谓语进行总结和整理。且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为了解释经典,文献考证礼俗。

清朝是称谓语研究的一个全面系统发展的研究阶段,它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课题,从经学中独立开来。建国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至今,是称谓语研究成果出现的显著上升期。这个时期,称谓语的论文、专著、词典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提高,汉语称谓词典的成果令人瞩目,对汉语称谓语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此外也有不少称谓概述类著作。21世纪开始,学者们视角逐渐转为专书称谓语研究,这类研究以学位论文居多。

一、称谓语的名称及界定

中华民族对于称谓的使用有着深远的历史与研究,宋范晔的《后汉书·郎顗传》:今去奢即简,以先天下,改易名号,随事称谓。”这里的“称谓”是可查文献中出现最早的著作。由此能够看出,学者对于称谓语的研究时间已久,文献典籍中更是不乏对称谓语的论述,但是,在如此漫长的研究与论述中还未能对称谓语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近代以来,学者们重新开始对此进行关注于研究。与此同时,研究又产生了称呼语一词。第七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而“称呼”则是指“当面招呼或背后指称用的表示彼此关系或对方身份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王主任、李老师等”。

在最初的研究中,学者对于称谓语和称呼语并不进行区分,《辞源》以“称呼”解释“称谓”,以“名称”解释“称呼”,解释“名称”时,又以“名号称谓,亦指事物名”。孙维张(1991)在书中同样指出“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马宏基则认为称谓语包含称呼语。认为称谓语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身份、职业等的名称;而称呼语是称谓语中那部分可以用来当面招呼的名称。贾娇燕也同意此种观点,并通过列举词典解释证明称谓语包含称呼语。还有学者认为两者是交叉关系。田惠刚指出称谓语是“人类在社会交际中所使用的各种称呼语。称谓语和称呼语存在交叉关系”。李辛欣在其论文中也认为称谓语和称呼语是交叉存在的,称呼语和称谓语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言语交际系统。

各家对于称谓语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语言的时代性特征。

二、称谓语相关书籍著作

我国最早对称谓语进行介绍和阐释的专篇是《尔雅·释亲》,其主要是对亲属称谓语进行系统总结、整理。在此基础之下,后《释名》、《广雅》、《骈雅》等著作在其不同时代对《尔雅》进行补充。这个时期的称谓语重点研究对象依然是是亲属称谓,并主要为了解释经典文献,考证礼俗。

清朝开始,称谓语的研究已经开始逐步走向独立。这个时期最大的研究贡献是称谓研究著作的出现。比如:梁章钜《称谓录》、郑珍《亲属记》和周象明《称谓考辨》。这个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一部称谓学专著是梁章钜的32卷《称谓录》,它也是目前最早的系统研究称谓的专著。清代对于称谓语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如此,社会称谓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渐渐得到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有关称谓语的研究、著作开始逐步增多,称谓词典也陆续出现。如袁庭栋的《古人称谓》(1994)、张龙虎《古今称谓漫话》(1987)、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1998)、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1998)、王子今《秦汉称谓研究》(2014)、马丽《中古汉语称谓词交际功能研究》(2019)、李树新《汉语称谓研究》(2020)等。汉语称谓词典主要有韩省之《称谓大词典》(1991),鲍海涛、王安节的《亲属称呼词典》(1988),王火、王学元的《汉语称谓词典》(1988),杨应芹,诸伟奇《古今称谓词典》(1989),吴海林的《中国古今称谓全书》(1991),吉常宏的《汉语称谓大辞典》(2001),张孝忠《古今称谓语词典》(2003)等。

该领域研究虽然不断发展,但从总体而言,相关书籍的成书数量还没有很多,对称谓语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三、称谓语的专书研究

进入新世纪后,学者对与专书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增多,且这种研究多以学位论文出现。如焦雄《〈春明外史〉称谓语研究》(2014),刘博洋《〈东周列国志〉的社会称谓研究》(2014)、邹叶君《<儿女英雄传>称谓语研究》(2015),张倩《〈三侠五义〉称谓研究》(2016)、卢琼《〈水浒传〉称谓词研究》(2017),朱傲蕾《〈西游记〉女性称谓语研究》(2018),樊苗苗《〈损工作品〉称谓语研究》(2019),刘梦莹《〈后西游记〉社会称谓语研究》(2020),胡静怡《〈颜氏家训〉称谓语研究》(2021)等等。

学者对专书的称谓语研究大多集中于明清时期的通俗白话小说,或一些上古中古时期的传记书籍,主要对其进行称谓语考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称谓语表现出的文化内涵,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于断代研究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典型性书籍的研究,更可以为汉语断代研究和宏观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材料依据。

四、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一)某地亲属方言称谓研究

地域性亲属方言研究是此类研究的重点,而且所研究的地域范围小,多是一村、一县等。大范围区域可扩大至省级,但这类文章较少,且多数为学位论文。如冯桂容《四川巴中方言亲属称谓研究——以金山乡庙村为中心》(2014),文章对巴中方言亲属称谓语作了详尽的描写,总结了亲属称谓中的特殊提法,以此对巴中亲属称谓进行探源,并总结巴中亲属方言的特点在金山乡及其附近村镇的使用情况与移民之间的关系,最后同认知语言学结合深入认识巴中亲属方言词。万里的《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语言特点及使用情况研究》(2012)从语音、词汇、语用几方面分析总结山东亲属方言称谓的特点,并通过社会语言学的调查发现山东方言亲属称谓在使用上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方言亲属称谓比较研究

方言亲属称谓比较研究是指两个及其以上的汉语方言区亲属称谓语之间的对比研究,这类研究成果多为南方地区语言相互有源流的方言区,或区域内相互有迁徙的地区。如陈芳《客赣方言亲属称谓比较研究》(2011),文章运用描写、比较等方法对客、赣两地方言亲属称谓进行比较,观察其异同,通过计量比较,聚类分析等,分析二者的亲疏关系。王玉的《鄂湘赣三界方言亲属称谓语比较研究》(2016),文章选取了三个方言点:湖北通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通过对比分许,得出三个地区的方言亲属称谓语在祖辈使用上差异距大而晚辈差异小等特点。

五、称谓语与其他语言、文化

汉语称谓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研究相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称谓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如杨雪雪《汉英亲属称谓词对比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2012),文章通过对比汉英两种亲属称谓,并以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为重点,由此分析亲属称谓所能反映出的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并结合了现今对外汉语教学中亲属称谓词的教学难易程度提出教学建议。李智婷《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俄称谓语对比研究》(2019)通过对比分析中俄称谓语及其在教学上的影响,考察教材及俄罗斯留学生的习得情况,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是与其他语言称谓语的对比研究。如李春荣《英俄汉称谓语比较研究》(2004),文章以汉语为中心,对英、俄、汉三种语言中的可比性称谓语进行形式和功能上的对比,分析其中文化与语用的异同,以此减少文化交流中称谓语的使用错误情况。姜春霞《汉英称谓语对比与翻译》(2001)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汉英两种语言的亲属与非亲属称谓语在文化层面进行了比较,来指出汉语称谓语的改进之处。并且从两种译者常用的方法着手进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中的特色,以及翻译时容易出现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再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种称谓语的使用差异体现出的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差异,李幕杰《汉英称谓语中文化差异初探》(2005)通过分析汉英两语言称谓的异同,来研究其中差异所展现出的不同社会文化,为实际中语言应用交际提供方便。孙芳琴的《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2002)通过研究中西语言中的一些称谓语、禁忌语,去分析中西方在家庭、社会、自谦与自贬等称谓语中存在的差异情况。

六、结语

中国历来被誉为礼仪之帮,称谓语的多样也是其有力证明。对于称谓语的研究从古至今一直未停下脚步,但从总体而言,这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并非很多,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进入21世纪前后,近代专书称谓语研究逐渐兴起,但各学者研究方法、方向角度或有不同,且研究书目繁杂,断代研究相对而言难于整合,少有成书;

(二)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相对较多,对于方言中的社会称谓刚刚受到重视,相关研究还很少;方言研究多重视语音方面,方言称谓语的研究也可以重视其词汇、语用等方面的贡献;方言称谓语研究还存在地域差距。

(三)目前而言,大部分对于汉语称谓语的研究依然主要集中在传统词汇学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虽然现在已渗透到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方言文化、跨文化教学等各个领域。但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或多种语言比较角度,对称谓语进行的研究却略显薄弱,不够完善。

(四)由于社会经济网络的快速发展,称谓语更新换代加快,许多非专书的称谓语料库大多是研究者零星的搜集,还未有相对完善的语料库整理进行,而且搜集手段比较单一。相关学者可给与重视,整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宣.现代汉语称谓词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1997(01).

[2]向熹.称谓词与《称谓词典》[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3]李明洁.称谓的文化含义—从“太太”的文化含义谈起[J].修辞学习,1996(06).

[4]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02).

[5]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6]李智婷.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俄称谓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

[7]祖迪.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中韩敬语对比研究[D].扬州大学,2017.

[8]杨雪雪.汉英亲属称谓词对比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9):119-120.

[9]李红林,向芙蓉,龚慧,徐林艳,刘丛舟.中英称谓语的比较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S2):102-104.

[10]李慕杰.汉英称谓语中文化差异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2):58-60+57.

[11]孙芳琴.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1):80-83.

作者简介

宋施洋(1995.8—),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本科,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