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提高劳动的教育性

王春晓 李娜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潍坊高新金马公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劳动具有教育性。站在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更要高度重视、精心设计劳动课程,以提高劳动的教育性。为此,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重视概念性知识目标的确立;二是重视协同思维的深度发生;三是重视自主评价的全程参与。

◆关键词:提高;劳动;教育性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2019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于是,劳动进入了学校课程体系,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接受教育。

一、重视概念性知识目标的确立

很多学校、教师组织实施的劳动课程,往往只重视劳动的事实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即知道一些劳动的常识,学会一点劳动的本领。这样的劳动,表面上来看,学生也经历了、参与了,但其教育性却很有限。如果我们能够挖掘这些事实性知识和技能中所蕴含的概念性知识,并把它确立为劳动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有可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的教育性。

基于此,我们在大概念视域下进行新时代我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思考与设计,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保持一致,实现整体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案例1:泰华城职业体验

泰华城位于城市中心,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区。这里有商业领域的多种类型实体店,有众多职业岗位可供学生选择体验。于是,我们决定组织小学生利用周末,到这里开展为期一天的职业体验劳动教育活动。

那么,本次劳动教育活动的目标如何确立?比较容易想到的是下面两个:

1.体验所选职业的工作环节和流程。

2.学习所选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但这两个目标指向的都是有关职业的事实性知识。要提高劳动的教育性,只有这样的低阶目标当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确立与这些事实性知识目标相关的高阶目标才可以。比如:

1.功能:之所以按照一定的工作环节和流程去干工作,是因为这样做才是最节省成本而有效的。

2.责任:各种职业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也同时尽到了为他人服务的责任。

有了上述概念性知识目标,并与原来的事实性知识目标相结合,形成了低阶目标与高阶目标的合理搭配,共同建构起“职业体验”劳动教育的立体目标体系,劳动的教育性就会显著提高。

二、重视协同思维的深度发生

很多学校、教师组织实施的劳动课程,重视的是让学生去记忆零散的、片段的劳动事实性知识和技能,即使能够关注到这些事实性知识和技能中的概念性知识,也往往只是采取讲授的方式。这种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割裂”状态,严重弱化了劳动的教育性。只有重视劳动事实性知识、技能与概念性知识的协同思维,推动学生从事实性知识走向概念性理解的学习,才会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考并引起对知识和概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劳动才更具有教育性。

案例2:厨艺大比拼

指导学生学习做饭、做菜,这样的劳动课程相信在很多学校里都有。如何超越一般的厨艺技能的学习,让这样的劳动更具有教育性?下面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般的厨艺技能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如下创意设计与制作:

1.形式:做菜选择了哪些类型的食材?进行了怎样的组合?比如:装盘的样式。

2.原因:选择做这样菜的原因是什么?

3.功能:选择这些食材做出的菜品,具有怎样的独特功能?

像上述这样,把“做菜”劳动中的事实性知识与“形式”“原因”“功能”等概念性知识进行了协同思维,最后指向劳动的核心观点:对食材的选择和应用可以表达我们对生活和服务对象的感情。这样的“厨艺”劳动就不是简单的、浅表的劳动,它的教育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重视自主评价的全程参与

很多学校、教师组织实施的劳动课程,在评价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成为评价的对象,等着别人“品头论足”。然而,学生才是劳动的“主角儿”,他在劳动中的表现怎么样?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有欠缺?最应该参与评价的人是他自己。要提高劳动的教育性,就应该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开展自主评价。

评价标准:

当学生知道劳动的目标(去哪里),明确劳动的评价标准(到哪里),并能够在劳动中时刻评价自己的工作,为自己取得的成功而高兴,为自己存在的不足而警醒,及时做出相应改进,这样的劳动对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教育性。

综上所述,劳动作为“五育”之一,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心设计与实施每一次劳动,提高劳动的教育性,发挥出劳动应有而独特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著,鲁效孔译,《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