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人物塑造视角下冯梦龙《智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价值

叶枫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福建省寿宁一中 355500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社会对未来人才需求的不断更新,教育行业也在为顺应发展和更新的需求探索更多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校本教材作为一种不同于统编教材的内容,是学校综合自身学生发展特色以及发展需求所开发的新型教育内容,在校本课程开发编排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选择合适的内容并配以恰当的策略进行组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由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所著的《智囊》一书,集合了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古人智慧,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作品。基于此基础上开展其与校本课程开发编排的结合,能够对学生起到正向的教育作用。本文通过对《智囊》一书中所涉及的写作手法、人塑造形式以及所体现出的教育价值等内容进行分析,印证其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课题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知识支撑。

◆关键词:冯梦龙;智囊;校本课程;价值

“梦龙文化进校园”是经福建省教育厅推荐,且成功申报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的内容,将《智囊》一书中的内容引入校本教程的研究与开发中,不仅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对教育的改革精神,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对梦龙文化的弘扬吸引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让梦龙文化精髓深入学生心中, 以《智囊》中展示出的智慧元素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珍贵结晶来引导学生树立更加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课程的构建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一、关键词概述

(一)冯梦龙《智囊》

《智囊》一书是由冯梦龙所编载的专题性文言小说总集之一。在晚明时期理学衰微,异端并出,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一直以来具备统治权威的程朱理学和传统儒学不在使学术思想的主流,高扬主体精神的王阳明心学被广泛传播,这促使文学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敢于向明教礼法进行挑战的异端之学。当时的统治阶层是极端腐败与愚蠢的,反而是下层精英靠着其聪慧的才智创造了珍贵的文化财富,越来越多的人在那个时代认知到聪明才智的重要作用,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智囊》一书出现。作者冯梦龙对当时的政治背景十分不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智囊》一书实际上是作者对于唤醒民众心智的理想寄托,因此在内容的设定上所选择的皆是希望能够提高人们智慧的内容,本身便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而课程设计则是对某一课题或知识类型形成的课程进行的设计,也可以只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策划的研究活动,即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诞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产生的,学校注重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对深入实施与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印证。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校本课程也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主攻方向。与传统文化所涉及的优秀内容进行结合编排,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对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价值

教学价值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在具体环境中,教学主体与满足教学主体某种需求的教学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多元的范畴而非唯一的教学活动,当前没有哪一种教学价值能够成为唯一具有价值和真理的教学活动体现。在本文中教学价值的体现是指冯梦龙《智囊》中体现出的对教学具有一定应用意义和价值的内容,其中内容的应用,以及其所体现出的教育意义符合当前新课改下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其的应用与融入对学生学习发展有着正向的意义和引导作用。

二、《智囊》的表现手法借鉴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笔者曾进行了大量关于《智囊》一书的研究,发现当前大多数的研究内容都偏向于对作者冯梦龙的思想,真正研究其写作手法、写作价值以及对人物塑造艺术的内容少之又少,而涉及其与校本课程进行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容更是空缺。实际上,在《智囊》一书中,作者冯梦龙充分利用了包括分类裁剪边批评术等在内的方式,对其所整理内容中的人物给予了一定的描写和剖析,而这也是此书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对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冯梦龙参照借鉴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对人物进行了成功的塑造。

(一)比较法

冯梦龙借鉴《史记》人物塑造手法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对比较法的应用,在对内容描写便大量借用比较法对人物进行衬托对比。首先他在进行《智囊全集》专题编排时,便围绕“智”这一关键词,将全书分为上智、明智、查智、胆智等十大部分,又对每个部分进行了具体的细化,而这样的分化本身就是对比较的一种应用。而在对人物进行具体描述时,他也大量运用了类比的方式强调对人物共性的突出,在文章的点评部分,常常会举出于正文相反的例子来衬托主人公形象,例如在描写范仲淹等人用人保守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时,以秦桧用人的大胆和开明做对比,能够真实明显的突出人物个性。这其中无论是所体现出的教育意义还是教学价值,都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互见法

所谓“互见法”就是把一个人或一件事进行分散描写,以某一篇为主体内容并在他篇中进行分散记录,这样的描写方式不仅不会出现内容的重复,更会以主次分明的形式将各篇章内容进行关联,共同构建出完整的人物形象。而这些篇章相互衬映,让文章内容的可读性与可信性也得到提升。例如书中对孔子内容的描写,就分散在上智部、明智部等19处,在此19处中对孔子事迹进行不同描写,相互组合更加立体的描绘出孔子的形象,这种说法也是借鉴了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手法借鉴。

三、《智囊》的人物塑造形式体现

在《智囊》一书中,其对于智慧的看法以及内容整合所体现出的教育意义已经无需多言。但其所能体现出的教育价值不止于此,冯梦龙《智囊》中所应用到的人物塑造形式等多类内容,本身也是具有教学价值的教学素材。其在人物塑造形式体现中既具有对优秀内容的借鉴,也有冯梦龙结合自身以及时代需求所展现出的创新性内容。这样优秀的内容结合对于当下教学的开展,以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虽然冯梦龙在编写《智囊》一书时,对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借鉴,但这本书并不是说基于某一本书上的表现手法生搬硬套,其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了个人的创造,综合借鉴手法与个人创造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智慧类型,也让书中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评述式与评述评的描述是其在对人物形象描写时常用的人物塑造体现形式,这种注重评价形式的内容,其实和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升对评价的重视有着一定的共通。例如在进行一些事件描述时,读者往往会因为事件的趣味性而忽视了事件背后所呈现出的人物品质与智慧才能,冯梦龙在此诗句一定的描述与点评,如提醒一般让人们重视到了人物散发出的能量与价值,实际上对大众审美以及阅读效果也有着重要的提升影响作用。有此也可以看出,冯梦龙《智囊》一书的集历代精华不仅是指其对古人智慧结晶的精华整合,更是个人写作手法、客观智慧观、审美价值体现、个人价值追求、忧国忧民品质等多方面具备教学价值的教育精华内容所在。也正是这些优质内容的同时具备,让人们能够更加重视梦龙文化的重要性。

四、《智囊》的人物塑造方法

(一)以记事为核心

和时代发展的背景有着必要的关联,作者在进行《智囊》编排时,充分的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在内容设计时坚持以记事为核心。一方面通过故事本身的描写,能够让内容的展示更加的全面,通过对各种细节的描写以及陈述,真正诠释出人物性格,另一方面也能更大程度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也可以看出冯梦龙在对人物塑造时十分重视对事情的记录,也让此书内容的真实性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二)以人物语言为基本要素

人物语言是冯梦龙在进行书籍内容整合时的另一大突出特点,虽然书中所涉及的篇幅大多具有局限,但相较于第三人称的转述,其更注重对人物对话的语言描写。在他看来,这样的描写能够更加简单有效地塑造出人物的性格。每个人物的语言都代表着其自身的性格,如果以自身的转述来形容会让读者无法清晰感受到所描写人物的特色,甚至会认为是作者进行脑补的评述,而通过语言直接描述,能够清晰地展现人物间的差异,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五、《智囊》的人物塑造意旨

作者冯梦龙从出生到完成《智囊》的过程中,完整的历经了万历、天启两个时期,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政治结构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心怀理想的冯梦龙更加坚定积极入世的精神,不断探求寻求救世的良方,因此在进行内容整合时十分希望能够体现出大有作为的君王形象,来展现他对现实的期望,以及衬托其最现实的失望。 他迫切的希望能够取古人之长,不今世之短,对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渴求展现的尤为淋漓。

冯梦龙在《智囊》一书中所展现的人物塑造指引其实是围绕四个字进行的,那就是“写古用今”,即通过对历代政治故事等内容进行整合,在结合自身的文中边批篇后点评等发表看法,实际目的还是通过对历史内容的再次呈现来对比展示出自己深处明晚浊乱之事的清醒认知,也是希望能够借此改良现实社会。而放到当下来看,结合《智囊》开展校本教材的研究实践,也是一种“写古用今”。他在书中通过对大量榜样人物的塑造来阐述其对现状的不满与对现实的期望,也通过对人物的批判来展现个人对寻求济世之坊的渴求,基于这样目的下所展现出的人物塑造是积极的、正向的,这样的素材放置进入恰好是一份成熟的教育教学资源。

六、《智囊》体现的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智谋锦囊

在课题进行撰写过程中大量提到,《智囊》一书涵盖了重要的历史政治故事以及治理财物的手段、所体现出的外交变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以及对各类小人物的智慧总结,其所涉及的人物圈层深入到了各个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智慧总结的百科全书,以其内容进行校本教材开发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认知各种各样的人物与人性,使学生开展综合学习的有效教学素材。

(二)榜样形象的正向教育意义

冯梦龙在对《智囊》艺术中的人物进行选择时,虽然人物的设计深入到了各个阶层,但无论是哪个人物的选择,其都在胆识、韬略、用人或其他方面有着可称道之处,这些人物在时代中所呈现出的正向材质具备榜样的表率,人物所体现出的特质更是具有正向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书中即使一些反面人物,他也通过最其可圈可点的是一致的描述来体现出“吾品智,非品人也”的观点,这样的思想也是值得学生进行讨论辨别的话题。

七、总结

作为涵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结晶的综合,《智囊》一书中不仅收集了大量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智谋锦囊,其实他当时时代背景所进行整合展示的内容也充斥着正向的教育意义,大量的榜样形象在融合进校本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教育意义也是能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体现。而在内容设计上,《智囊》本身所体现出的描写手法和对人形象的成功塑造,也对学生提升学科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来讲,《智囊》一书所体现出的教育价值是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内容与教育需求的,因此综合此书开展校本教材的实践与研究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韩亚楠.冯梦龙文艺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5.

[2]冯梦龙.智囊全集[M].栾保群,吕宗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杨星映.小说艺术的奥秘---小说文体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寿宁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背景下的冯梦龙《智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SNXJKY20-0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