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生活德育 智慧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的探索

周胜华
  
速读·下旬
2022年2期
甘肃省临夏县先锋学区 甘肃 临夏 731800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建立道德与法治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建设刻不容缓。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道德与法律课堂建设在生活化探索方面做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律;小学教育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的教育中更是强调“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理念。因此在小学教育的阶段,学生尚未建立完整的认识时,就有必要要求学生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树立良好积极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而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思想未成熟、认知不完整的群体特征。要实现这点,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需要将道德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讲解道德与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律建设的认识。而就如何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律教育,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革新教学目标,重视生话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尚未拥有完整的是非观念,因此,教师必须明白小学阶段的法律与道德课堂的教学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而是教会学生学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还比较浅薄,因此要加强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将教学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了解的事物相结合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这意味着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某个道理。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教学“孝”这一理念,其原因是孩子天性对父母等长辈存在依赖,同时当代家庭长辈对孩子悉心照料,很多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观念认为长辈宠爱晚辈是理所当然,因此而不珍惜家人,变得骄纵。而教师们通过向学生们教授“孝”文化,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树立孝敬长辈,回馈父母的理念,这就实现了开展这节课的最终目的,也就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生活化[1]。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前应当寻找、设置一个学生生活应当树立的正确的教学目标。

二、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学有着强调生活化、通俗化的特点,其原因在于相比于成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弱,与教科书式的文本相比,生活化的例子更能让他们理解。道德法律教学更是如此。运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有多种。首先是利用榜样教学,小学生接触到最了解的人往往也是其所学习的人,因此通过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对于学生群体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设置卫生标兵,将学生中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并给予公开的表扬。鼓励班级其他同学学习卫生标兵的生活习惯,以此培养班级全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比如,教师可以自己作为领头人给学生们做表率作用,比如在班级大扫除、体育赛中等群体活动中给学生做榜样,起带头作用,鼓励学生们一同参与团体活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总之,通过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优秀人物作示范作用,激励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进步学习。其次,是整理生话化的教学资料,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中,由于考虑到教材的普适性。为了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学生,教材的案例的选择难免会有脸谱化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共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结合自身教学情况,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是有必要的。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校园内的实例进行教学,在往届学生中的优秀案例包括那些学习特别努力、体育特别好、班级管理特别出色的学生等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在教学中提及,作为学生树立勤劳、好学美德的典例。这些来自学生生活中的案例与教材上陌生而脸谱化的案例不同,会给与学生更大的感动与激励。

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对优秀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宣扬,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偏低。教师群体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需要进行思考哪些教学内容是既可以承载道德与法治精神,又适合低龄群体学习的。要综合地考虑这两者,这同样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着手思考。比如在教学学生们“家人的爱”这样的内容时,这节课的意义是为了教导学生领悟“家庭责任”,教导学生珍重“亲情”,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操守。而如果教学内容从教材出发,单纯围绕课本内容讲解,由于学生们缺乏对资料的了解,学生们很难被触动。因此教师不妨从生活的一些小事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2]。比如,在进行劳动大扫除后,利用上课时间让同学们思考劳动大扫除的意义,引导学生领悟“勤劳”的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社会实践的形式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领悟道德与法治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游乐园、博物馆等公共场合,让学生们观察游客的游玩情况。通过一下午的观察,学生们可能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游客们乱堆垃圾、插队购票游玩、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抽烟等等。而在了解到这些问题后让学生们思考解决方案,这时学生往往就会提出包括张贴告示、派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等等方法。通过这些过程,实际上意味着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已经领悟到了公共道德的必要性。

四、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在小学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课堂里,必须走出课堂走到小学生的生活中,需要小学生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道德与法律观念,而这离不开小学教师的引导。小学教师们作为一线的执教人员不能千篇一律的进行教学活动,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积极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惠君. 生活德育 智慧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的探索[J]. 小学教学参考, 2020(15):2.

[2]向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 新作文:教研, 2020(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