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自我形象的呈现

赵作海
  
速读·下旬
2022年2期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变化,人们记录生活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个总体的趋势是从“日记”到“视频日志”(vlog)的转变。本论文从对传统日记中关于“自我表述”的真实性入手,进而运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究vlog中的“自我呈现”真实性的可怀疑性,并主要分析了消费主义影响和传播中空间规训对于主体的形塑及自我的构建这两方面对vlog中自我形象的呈现真实性的影响。

◆关键词:vlog;自我呈现;自我表述;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5G应用的落地和短视频流量红利的流失,vlog成为下一个流量的风口,B站作为PC端目前最大的vlog流量平台,从2018年起不断加强对vlog的扶持,在B站的带领下,微博、抖音等几个热门视频社交平台都加大了对vlog的关注与投资。提及vlog,有几个标签式的词语对其进行了描述:生活记录、个性风格、拼接剪辑、“真实”,可以说很好地概括了vlog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把vlog称为“视频日志”。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变化,人们记录生活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个总体的趋势是从“日记”到“视频日志”(vlog)的转变。然而不论是“日记”还是“视频日志”,并不是对生活的流水账表述,而是“故事”性的表述,在记录生活的同时要创造故事。这就涉及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关于自我形象的呈现。当下的vlog创作标榜“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但是关于自我的表述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是否“真实”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传统日记关于“自我表述”

谈及作为史料的日记(书札、年谱、自传、回忆录和口述史等),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历史与文学、私人与公共、简要与繁复、可信与可疑。现代中国的几部重要日记有:《胡适日记》、《鲁迅日记》、《吴宓日记》、《顾颉刚日记》、《周作人日记》、《萧军日记》等。从“五四”开启了“个人的发现”之后,知识分子喜欢用不同的文体谈论“自己”。这些作品可以被纳入“自述”的范围之内,比如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胡适《四十自述》和《胡适口述历史》,沈从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中的自我形象构建。这些作品中都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自我”的表述。

依据叙述的视角,关于“自我的表述”大体可以分为“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两类:前者注重事件的再现,后者则突出心理的发展。关于内部视角,例如西方卢梭、托尔斯泰、歌德等具有宗教信仰的作家表现得较为突出,多为面对自我内心,呈现出一种分析自我、反省自我的真诚叙述姿态,强调的是内心感受,而不是事变的过程。而现代中国学者和作家对于自我的表述,主要采取的是外部视角,其基本立场并非是向上帝忏悔,也不是和朋友推心置腹,更不是同自己内心的对话,而是“对后代说的话”,这也符合中国“写给后代看”的写史传统。从卢梭的《忏悔录》在20世纪的中国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1920-40年代,便有七种中译本问世,受到广泛的阅读和密切关注,但是并未催生出众多模仿之作。“忏悔”并非是中国人所认可的,西方的宗教与忏悔在中国文化中并无支撑。

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自我的表述”都存在关于“公开与遮蔽”的问题:所有的对自我的表述都是基于当下和未来,讲的是过去的故事,用的是今天的眼光,着眼的是自己在未来的位置。自我表述既是呈现,也是掩盖,是讲述真情,也是散布谣言。因此,自我表述既是史学,也是文学。那么关于作家的自我表述“真实性”大可怀疑。周作人出于自我保护的立场,在《知堂回想录》中,对曾经的过失则有意淡化;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在日记中则直接抹去。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面对自己曾经的荣耀与过失,一般是恰如其分地表彰自己,短处则采取“不提也罢”策略,预留空白,让后人去揣摩填写。

二、视频日志中的“拟剧”表现

虽说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变使得人们对于日常的记录方式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仍是“故事”,视频日志中的“自我”并没有变,与传统日记中的记录的主体“自我”,是一脉相承的。

欧文·戈夫曼在 1959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提出了“拟剧理论”。“拟剧理论”在亚当·斯密、休谟、弗格森等人以及“镜中我”、“符号互动论”等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新的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引用了戏剧学术语,将戏剧类比人生,将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社会生活的情节就是舞台剧本,观众是处于他生活情境中的人,也可以是表演者想象中存在的人。他认为社会群体在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会运用一些传播技巧来维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理想的形象,每个人都在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演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就是一个自我呈现即“表演”的过程[1]。

而“表演”又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不自觉的表演,表演者处于无知的表演状态;第二种是自觉的表演,这时候表演者明确自己的身份,为了表演而表演。在自觉的表演中,所呈现的“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过符号化的“自我”。vlog博主在视频中对自我的呈现,即为一种自觉的表演,他们的表演区域、表演方式、甚至对vlog的传播途径,都进行了细致地安排与选择,与传统意义上的“表演者”发生了很大变化。

戈夫曼将表演区域划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则为vlog呈现中的舞台设置,此“舞台”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舞台,而是一个更为泛化的概念,镜头前的场景皆可为舞台,视频创作者们设置个性化的拍摄风格和主题,视频创作呈现出制作越来越精良,制作水平越来越高的趋势。作为“个人前台”,对颜值的关注、表演者的三观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后台”是随着明星进行vlog拍摄而逐渐被重视的,并且后台前移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明星的后台形象成为前台形象的一种补充。以欧阳娜娜为例,可以说她是明星中vlog创作的第一批实践者,将vlog这种形式带入大众的视野之中。不同于前台表演,欧阳娜娜在vlog中更多呈现自己的后台生活,将穿搭、美妆、好用物推荐、留学生活等私人生活细节呈现在公众面前,改变了观众对于明星的刻板映像,增加了亲近感。明星将“后台”前台化,使后台与前台边界的模糊,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关注的窥私欲,另一方面对于明星的人设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影响vlog“自我表述”真实性的因素

vlog作为一种影像表达,具有影像真实与虚构交织的特性,所营造起来的其实是真实场景下的虚幻现实。例如在vlog中经常出现的起床、打开冰箱门等场景,都是拍摄者所预先设计安排好的策划性内容(将摄影机放入冰箱,或是寻找能够拍摄到起床全貌的角度),将“精心编织”的私人生活呈现给大众,不知不觉中所谓对生活的记录已经变成一场社交式的身体表演,较浓的作秀气氛导致拍摄中与真实记录、真情流露的初衷愈来愈远。

而且,创作者在建构自己的生活时,偏重于将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众,前台之上即镜头中的被拍摄者往往是一个符合自我心理预设的美好幻影,创作者一方面通过身体表演来塑造一个完美形象,另一方面则借助滤镜、美颜等技术手段美化自我形象,并通过剪辑、拼贴选取合适的素材来丰富自我人设,最终将一个“美好的幻影”呈现于前台之上。国内知名 Vlogger 竹子就曾坦言,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乐观向上的自我形象,而不愿意将情绪崩溃、压力大等负面情绪传递给观众,因而只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剪进视频。那么,造成当下vlog中越来越多的虚构成分的原因是什么?影响vlog中“自我表述”真实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消费主义的影响已极大干扰到vlog自身的发展。面对文化沦为商业的附属,阿多诺将其称为“文化的败落”,他指出“说起文化工业的典型的文化产品时,我们不再说它们也是商品,它们是彻头彻尾的商品[2]”。马尔库塞也提到:“在这个世界上,艺术作品,同反艺术一样,即成为交换价值,成为商品[3]”。在“文化工业”的维度下我们再来反观当下的vlog创作及发展,商品化使得这种艺术文化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商品拜物教的特性,“流量即王”的理念正在干扰艺术创作的质量,导致vlog中出现大量的广告植入,尤其是在“好用物推荐”“日用品分享”等内容中,我们会发现一件商品反复出现在不同博主的视频中,这便是“推广”无疑,而且,推广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商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沦为只追求广告费的“工具人”,这时候大流量则意味着广告收入费用的飙升,冠以博主“明星光环”的虚荣,他们也追求将自己打造成为文化品牌以获取更大的流量,使创作者落入争取流量与收入而忽视作品质量的怪圈,导致vlog整体创作水平的下降。

其次是vlog传播中空间规训对于主体的形塑及自我的构建。20世纪70年代,福柯以空间规训机制为核心丰富发展了“圆形监狱”的概念,“圆形监狱”是一种全景敞视主义的体现,本质上是一种少数人关注多数人的模式。之后托马斯·麦谢森提出了“单视监狱”的概念,他认为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的发展,构建了多数观看少数的模式。“电视”成为监视器,透过电视多数人成为监视者。在他们两人的基础上,杰弗里·罗森提出了“全视监狱”的概念,这来自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每个人既是监视者,同时也是被监视者。在vlog的传播过程中,弹幕、评论、论坛讨论等方式对创作主体进行形塑,一方面,大众在无形中成为监督者与型塑者,这来自于一种窥视欲和想要获得替代性满足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介入使得品牌商成为监视者,要检验视频是否符合要求进行了资本的运作。如此看来,vlog的创作与传播看似是创作者主动地将自我生活向大众分享,但他们却被放置在一个全方位的监控之下,难以明了具体的监视者是谁,只能通过弹幕、评论甚至在网络社群小组中找到对于自我的评价,再进行改变和选择。这种不易察觉的微观权力的空间规训,影响着生产者的生活方式甚至自我的构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vlog中自我形象的呈现、自我表述,并非是其所标榜的“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要保持自己分辨的能力,以免落入消费主义设计好的陷阱,同时,创作者也应警惕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努力确保作品的质量才是第一要义。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4]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苏祺涵.vlog传播中空间规训对于主体的形塑及自我的构建[J].新媒体研究,2019,5(23):30-3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