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德”“语”双馨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黄飞海
  
速读·下旬
2022年2期
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 530199

◆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立德树人定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此举将学校德育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涉及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以及多元化的德育内容,因此,一直以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1 前言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在德育方面更具有学科上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蕴含在文本里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与德育深度融合,引领学生正向发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2.1未能深悟重要性

在应试式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作祟下,填鸭式、说教式、题海式等陈旧教法仍存在,一些教师对国家新实行的“双减”政策视而不见,忽略了文本中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引领。

2.2不能科学地融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简单采用“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善于挖掘语文学科蕴含的德育内容,《语文》与《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未能深度融合,致使学生情感体验不强,德育效果不佳。

3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阶段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在部编版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语文与德育科学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1在识字教学中渗透

汉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而来,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汉字都有特殊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识字教学有源可溯,有章可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以《我不能失信》(部编版三下)为例,首先,教师可从汉字的演变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如“信”是会意兼形声字,早见于金文,从字型上看,“人”+“言”=“信”,即说话要守信用,不失信于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古籍释义为“诚也,从人从言”。再通过组词,如“诚信”“信用”等进一步理解字意;其次联系上下文,抛出“有人答应自己的话没做到,小朋友们会不会生气呢”引发思考;随后以生字词“盼”“叠”“歉”为线索,整体把握宋庆龄“盼去做客——教叠花篮——向朋友道歉”文章脉络,品析宋庆龄是讲信用的人,倡导孩子们向宋庆龄学习做讲诚实守信的人;接着观看《狼来了》《诚实的列宁》小故事,用正反例子阐明“诚信”的重要;最后,议一议“我所理解的信”,进一步拓展延伸。在识字教学中,应从汉字的字形着手,以形化意,联系上下文挖掘汉字背后的德育元素,引导孩子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他们的德行修养。

3.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

语文编排的课文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以及道德行为发展的哲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下)授课时,可用“角色扮演”法,一人分饰两角色,着重表现出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等这些傲慢的语言,以及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谦逊的态度,表演结束后,通过两者对比,认识到铁罐的傲慢无礼、自以为是,陶罐的谦逊宽容。接着通过小组讨论,找出“陶罐说自己不是懦弱,但它为什么不敢碰铁罐呢”的原因:“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最后同桌讨论“陶罐”和“铁罐”的结局,得出“陶罐”被挖掘出来珍藏,而“铁罐”已经氧化消失。由“陶罐”和“铁罐”延伸到身边的人,通过请同学们夸夸自己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缺点,引导他们深刻领悟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人要谦逊有礼,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3.3在作文教学中渗透

根据小学作文教学纲要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语文》(部编版三上)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与《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可以有效地融合。在学生的心中“我们的学校”应是花园、乐园、学园,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可为单元习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在品德课的基础上,授课时可将二者科学融合,相互渗透。“我们的学校”中的“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进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三个内容为习作做了铺垫,在习作课上通过请同学到讲台上分享自己在学校中发现的美(人美、景美、事美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发现校园的美,共同创造校园的美,并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然后把在校园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就成了作文《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3.4在综合实践中渗透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领着孩子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学会从中发现乐趣,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做家务事,学会分辨是非。《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三上)“我们的学校”“家是最温暖的地方”都体现了家和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摇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契机,创新德育方式,有效开展德育实践。语文、道法课教师,甚至邀请家长一起备课,安排课时、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手段,组织参与课堂教学,一起引导孩子参加“我参与,我快乐”的实践活动。“家务小能手”“争当学校的小主人”以主人的姿态描述所做的家务事,开展整理书桌、打扫卫生等比赛,养成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的好习惯。课堂上相机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既能得到语文上的训练,又得到了情感上的体验,相辅相成,而且优化了课堂,有效的实行“双减”政策。

4 结语

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道德文化素养的双重任务,既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德”“语”双馨。

参考文献

[1]周建梅.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

[2]毛永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读与写下旬刊,2020.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