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楚怡”职教精神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探究

宾佳
  
速读·下旬
2022年1期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410100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楚怡”职教精神逐渐形成。在职业教育中,积极贯彻和渗透“楚怡”职教精神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大有必要。就此,文章主要从“楚怡”职教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阐述、大融合、培育路径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楚怡”职教精神;大学生;工匠精神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时代职业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地方职业精神发挥了不可取代的关键作用。

一、“楚怡”职教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阐述

(一)关于“楚怡”职教精神

“楚怡”职教精神首先从楚怡工业学校的校训“严谨、求实、怡然、乐育”中演变而来的,然后又在发展中形成的“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等职业精神。“楚怡”职教精神与当代工匠精神融合,进一步拓宽了我国职业教育精神内涵,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从大体上来看,可以包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内心笃定、执着专注,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具体阐述如下。

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爱岗敬业,要求人们专注敬业地完成工作,同时也要求人们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精益求精的品质,并对所从事职业有正确的价值观认知。自古以来,越是卓越的工匠,越是对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越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

2、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

俗语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精益求精,要求人们工作严谨,脚踏实地、追求极致。要求工匠要根据严格的标准进行制造。很可能微小的差错就会导致很大的失误,因此要求严谨,精益求精成为衡量工匠的标准之一。

3、内心专注,执着笃定的精神

专注是工匠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即坚持、执着的精神,内心执着笃定,并专注细节,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钻研。往往有很多工匠一生只做一件事,执着迷恋于一种技艺。

4、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与时俱进,创新永远在路上。工匠们打破传统和固定模式,运用新思维、新理念创造出的独具匠心的作品。工匠们提高创新意识、更新创造理念,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楚怡”职教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大融合

“楚怡”职教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的具体体现,生生不息,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它们也促使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爱岗敬业是核心

“楚怡”职教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核心都是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指对于职业要热爱、忠诚,是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要求。爱岗和敬业,两者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发展。爱岗即热爱工作,热爱职业。敬业是严谨、严肃的对待工作。

(二)精益求精是精髓

“楚怡”职教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精髓都是精益求精。《诗经》中有言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是在相互比较之下,寻找最优路径;琢磨则是进一步钻研,成就优秀。这在告诫我们,对待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反复琢磨,精益求精。

(三)劳动和社会实践是实质

“楚怡”职教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质都是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民族,勤劳致富带来了今天辉煌的成就。劳动和社会实践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伟大,这是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诠释。“楚怡”职教精神和工匠精神均来自于劳动和社会实践,又都成为了一种“劳动精神”。

(四)无私奉献是追求

“楚怡”职教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追求都是无私奉献。奉献是什么?说文解字中奉取自“捧”的一边,是给予的意思,两个字放在一块,赋予它崇高的意义,把最为珍贵的东西恭敬地献给尊敬的人。尤其体现在对待和解决问题上,能从大局出发,考虑到更多人的利益,积极为人民付出、为国家奉献。

三、“楚怡”职教精神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

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这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大学生都成为技艺高超的大国工匠,而是引导大学生传承“楚怡”精神,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攀登,敢于创新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这条路曲折又复杂,需要全体师生、全社会人民同心同向同行,共同努力。

(一)构建“楚怡”式的校园文化环境

1.精神文化建设

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熏陶,让人们耳濡墨染,这种无形的教育,能够在学生中潜移默化的培养着情感体验。关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下面一些途径加强。比如: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有关楚怡精神的讲座,开设精品课程,宣传“楚怡”的匠人精神和正能量;还可以把“楚怡”事迹编写成教材;可以增设以楚怡命名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总而言之,就是按照楚怡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让师生时时、处处都能被楚怡精神所感染。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熟练的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在思想上意识强、在实际行动中有方法的学习楚怡精神,从而促进楚怡精神培育工匠精神。

2.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尽可能以外在形式来传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内在精神,展示出一种美感与和谐。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时深度融入楚怡精神。比如拍摄关于楚怡精神的专题纪录片,建立楚怡精神教育基地,建立红色教育真人体验场所,建立“工匠精神”文化长廊,创新创造相关文艺歌舞剧目,等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楚怡精神和工匠精神进行更广泛的传播,使学校的每栋大楼、每处建筑、每个设施、每条道路都成为文化教育的载体,努力营造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

(二)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改变“灌输式”传统教育方式

学校要在教学方式上改变过去的“灌输式”,由“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地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课堂上,可采用研讨式授课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学校可以提供虚拟实践活动实训室,还可以聘请著名的劳动模范或者是知名的企业家校友做专题的报告会,同时老师们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走出课堂,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工匠情怀,更加直接的接触到匠人文化,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2、实行校企合作“联合式”培养

学校要不断的进行培养方法的创新,相应的理论知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教育更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通过企业精神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老师们也可以进入企业挂职学习,加强老师们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从多方面促进和提高工匠精神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三)强化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教师是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实施者。而教师个人的素质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关乎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1、教师要身正为范,以德育人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老师们的教育教学任重道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的不仅是给学生教授知识,还需要注意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老师不只是文化的传递者,也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传承者。老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遵守职业规范。在新的时代里,高校要向大学生们大力推广工匠精神,首先老师要做到:思想上保持清醒、行动上恪守理智、心态上笃定平和;坚持严于律己,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积极向上,努力求索。所谓信其师,才能学其道,老师既要身正又要心正,坚持以“德”为重,树立“德行”,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2.教师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实施教育和组织大学生技能训练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教师在学识上追求的最基本素养是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要在求知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坚决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求知的品行。

3.教师要提升素养,与时俱进

教师自身的教学实力和能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表现。首先,教师要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学习型老师,补短板,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素养。最后,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变化、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具有现代特色的教学方法。积极研究新型的授课模式和方式,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感观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具备创新性思维,提升自我,与时俱进,更好地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

(四)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水平

1.在思想上加深对工匠精神的认知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把工匠精神放在心上,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敷衍了事。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需要做好榜样示范,呼吁学生加强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真正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内蕴价值。只有端正自身的心态,明确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只有从内心真正地认同工匠精神,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大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一是要不断加强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熟练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养成学业上实事求是、不断钻研、精益求精的习惯;二是主动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以榜样的作用激励自己成为未来的匠人之才。

其次,大学生要提高自我认知。很多大学生好高骛远,在就业时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认识自身的实力,实事求是,才能补足短板,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才能更好的在未来的就业中展示匠人风采。

最后,大学生要加强敬业精神。人无德不立。大学生的德行、专业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就业问题,更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大学生要加强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全社会要营造优良的氛围,全体人民共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

2.在实践中完成匠心匠气的升华

大学生不仅要在思想层面上加强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同时也要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工匠精神。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活动中,追求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乐于奉献、一丝不苟。如果说课堂上传授工匠精神理论知识是基础,那么学生付诸行动才是工匠精神的升华。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惟楚有才,怡然乐育”,在经过长期发展,社会在进步,“楚怡”职教精神一直被继承和发展,将其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大有必要,也大有可为。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求索和奋斗,创新和创造,国家才会永葆生机、民族才会不断振兴、人民才会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刘湘国,刘姝蕾.“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开展“楚怡”职教精神研究的重要意义[J].经济师,2020(11).

[2]陈全宝.弘扬楚怡职教精神,培育财经技能人才[J].湖南教育(C版),2021(01).

[3]罗荣.在奋斗中谱写新时代楚怡精神之歌[J].湖南教育(C版),2021(01).

[4]吴玉剑,刘燕.高职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三大困境刍议[J].职教论坛,2017(04):82-85.

[5]张楠.铁人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D].东北石油大学,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