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显化与隐化翻译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译文为例

粟元霞
  
速读·下旬
2021年11期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白皮书全面准确地介绍中国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政党制度、人权状况、法治建设、防扩散、国防等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原则立场和取得的进展,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的渠道, 其翻译也代表了政治类文本的较高水准,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思想价值传递给世界。本文主要从语法、逻辑、文化显化; 隐去范畴词、形式和零位替代等方面研究其英译本中的显化、隐化现象。

◆关键词:显化翻译;隐化翻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译文

维奈和贝尔内首次将 “显化” 和 “隐化” 这一对术语作为一种文体翻译技巧提出探讨。显化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给译文添加和明示原文中隐含的语言成分,将原文中含糊不清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提高译文的逻辑性和可理解性;Vinay&Darbelnet认为隐化指文本因素由文本化到情境化的转化过程,即将源语中明确的信息转换成依靠情景传达的隐含信息(转自方之梦, 2019:156)。

纵观知网,对于显化、隐化翻译研究不在少数,涉及的文本类型主要集中在典籍、散文、法律文本、诗歌和电影字幕上,政治类文本的研究鲜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7月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其内容包含了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和呼吁全球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其译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同时随着近两年来全球新冠疫情发展的紧张局势,研究白皮书这类政治类文本翻译的显化和隐化现象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显化翻译

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政治类文本一般通过显化语法、逻辑和文化内涵等手段将原文的真实意思传达出来, 准确传达原文内涵。

(一)语法显化

语法显化一般指英语单词的形态变化,例如词缀变化和形态变化,汉语中则不可能有这些变化(谭载喜, 2012:76) 。所以,在汉译英过程中,常常需要将语法意义显化来保证译文的语法正确。本节将从时态、数和人称变化等方面探讨译文中的显性元素。

(二)逻辑关系显化

汉语属意合语言,可以通过语境推导出逻辑关系,语篇连贯具有隐性特征; 而英语属形合语言,语篇连贯表现出显性特质,通常依靠连接词等手段来表达逻辑关系。胡壮麟(2008)认为合理采用某些表示时间、因果和条件的连接词能以最佳的方式表达出语篇中的各种逻辑关系。白皮书高度重视逻辑,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将原文逻辑通过恰当的连接词表现出来。

(三)文化内涵显化

翻译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英文和汉语转换,译者还必须关注两种文化和语言层面的差异(刘玲, 2021:183-186)。具有政治色彩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在白皮书等正式文体中屡见不鲜,因此国内正式文体中无需展开解释。但译文读者并不知其内涵,翻译工作人员就需要对特色词的含义进行理解和内化,突显其文化内涵,让目标读者直观地了解。

二、隐化翻译

隐化翻译让读者看不出是翻译,让译文更地道,通常会省略某些冗余的中文信息。白皮书中善于使用意思相同的不同词汇来表示对某一概念的强调,而英文语言崇尚简洁,所以在中译英时经常省略中文中的重复信息。

(一)隐化范畴词

范畴词(category nouns)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特指手段,这些词可以放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后面,白皮书中所出现的范畴词一般是放在名词后面,这类词能表示现象、行为和属性等概念。而英语为了简洁的表达复杂的思想,会在句子中使用高度概括事物本质等的抽象词语,因此在翻译时无须再将将汉语的范畴词译出,造成一种拖沓和冗余的语言表达现象。作为正式文体,白皮书中的范畴词出现频次较高,因此汉译英时需要采用省译法将其隐去。

(二)形式隐化

白皮书中包含了很多中国特有的成语或俗语,这些词在西方国家并不是一一对等的,译者应该遵循 “动态对等” 的原则,即在翻译中打破中文形式,传达句子背后的意思。

(三)零位替代

汉语相对于英语而言,引进外来词汇过少,在讨论同一事物时,往往会采取重复相同词语的手段(蔡基刚,2003:189),有时为了达到结构整齐和音乐美往往也会重复词语。然而英语作为一种开放型语言,在实现衔接时的语法手段也多种多样,如替代,省略和连接等等,汉语没有专门的替代手段,只能重复。

三、结语

通过对白皮书这类正式文本原语和译语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文本翻译大多属于显性翻译。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特点表明汉译英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注意语法显化、使用衔接词和解释文化词,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显性翻译现象。显化翻译和隐化翻译的策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穿插使用,这也提示译者在翻译时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方梦之. 应用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3]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9.

[5]刘玲.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37(02):183-186.

[6]姜菲,董洪学. 翻译中的显化思维和方法[J].外语学刊,2009(04):106-109.

[7]谭载喜. 翻译与翻译研究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8]袁洪. 旅游文本的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03):175-1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