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职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

王为
  
速读·下旬
2019年3期

摘 要:随着高职“扩招”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高职新生入学时基本能力和素质差异性较大、个性十分突出,如果同堂教学,存在“好的吃不饱、差的不消化”的现象,容易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从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实际出发,结合专业能力学习方向,探索出给不同类型学生分别提供合适教学、更能适应特定职业岗位工作需求的个性化、差别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高职教育人面前迫切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该问题,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高职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

个性化教育有二个基本前提,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二是提供和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从构成个性化人才培养要素上,兼顾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和谐性,将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统合起来,与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相统一。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从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上开发和挖掘其潜能,强化学生的个性优势,保障每个学生能够在所学行业相关专业职业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从促进学生个性与共性成长中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中完善课程体系及教学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优化应用电子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专业参与到高中人才培养,及早发现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提前让学生进入某一学科领域,在中学开设高职先修课程,这样不仅能及早让中学生接触高职的学习方法,还能巩固学生的兴趣,培养专业志向,培养坚持志向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又能及早发现人才。

在学生步入大学不久就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规划出一个清晰的方向,可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及早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提早感受到专业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二)根据今后工作中应用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

设置一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上的基础课程,增加一些充实学生实践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的实践课程。除了保留一些传统的课程以外,增加如:顶岗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实践课程。修订课程标准,弱化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实施灵活的学分制,改善选修课教学体系

加大选修课比例,在选课上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培养计划,选择合适课程,允许跨专业、跨系院选课,尤其在选修课方面,使学生能真正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和选择学习时间,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学分即可,对在哪个期间修满多少学分不作强制性的规定。开设与应电相关的基础课程,允许非应电专业学生自主选择这类课程,但要求不必与专业学生一样高,从而提高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专业粗放化,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学科基础上,进行多学科的融合,发挥其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开放性、适应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活动形式,走向开放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丰富教学形式和多元实践,注重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授课习惯和模式,如采取高效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手机、平板或手提电脑移动设备和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上课时采取翻转、对分、混合式、项目和任务驱动、案例、情境、演示教学、讨论、演讲、参与课题等方式,鼓励学生自己积极寻找实践活动和单位,也为学生提供一些学校内部实习、推荐公司实习的实践机会。每一堂课充分体现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同时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采集信息、探究等学习方法,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能理解深刻,而且记忆牢固,打造学生个性化学习课堂。

(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

降低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学懂。高职扩招后学生入学成绩相差很大,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学自己喜欢的学科,甚至可以跳级,提前毕业。强化学生个性优势。有的可以到其它专业选学一些课程,以便能涌现出各种杰出创新人才。使用开放式问题,了解学生对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态度和建议。教师利用学生入学之初的一段时间,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摸底调查,将全班学生按优、良、中分为三个层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选准自己的起跑线,更有利于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更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

三、结语

通过对高职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价值的探究,改革我院现有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方法,建立以课程设计模块化、课堂教学分层化、宽专业选修制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形成培养学生总体能力、教育终身化,形成学生、教师、学院、社会一体的完整高职教学体系,使学生学会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协同进步,在深化学生个性化培养实践中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玲,姚婷,程闯,孔帅.浅析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知音励志,2016(07):71-72.

[2]张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科技,2016(01):43-45.

作者简介

王为(1965.08—),男,教师/讲师,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单位邮编310018,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

课题:本文系2018年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课题《高职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G2018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