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构建科学合理教师结构 推进农村教育和谐发展

李仲娟
  
速读·下旬
2019年2期

摘 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是学生个性逐渐发展还未定型的时候,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机构,才能推进和谐教育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提升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寻求在德、智、体、美、劳、技艺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结构不完善,正如有媒体称我国小学生个性发展呈女性化趋势,这是真实存在的,农村地区尤为明显,造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大多数学校教师配备结构不合理。俗话说得好,强将手下无弱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但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制约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关键词:科学;合理;结构;全面;发展

一、性别结构

现今县城小学、乡镇中心校由于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上至领导,下至后勤人员女教师居多,山区学校教师则以男性为主。女教师是家庭主妇,居家离学校近照顾儿女、料理家务,切实方便省时,男教师多跑点路合乎情理,可对小学生而言,孩子的认知单一,外在表现力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这无疑给正在求知、发育的小学生带来性格、气质的差异。如在女性教师居多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更加偏向于富有爱心,性格较为平和,但对于男学生而言,长期缺乏成人男性作为模仿榜样,在举手投足之间难免缺少男孩子应该有的思维和阳刚活泼气息,缺少男性独立、果敢等特点,造成小学生这种性格的移植和转轨是教师性别一体化现象造成的,因此每一所学校,要形成男女教师并存的局面,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二、年龄结构

在偏僻落后的乡村小学,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条件艰苦,外调的老师不愿来、无心留,一所村校由几位邻近本村的老教师来支撑,他们大多是“民转公”或代课教师,年龄大、知识陈旧老化,且身体不适,再者由于所授科目多,工作量大,接触不到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教学上无建树,习惯用传统方式施教,在应试教育的框子中打转,怎能提高学生素质呢?比如一个班,全部由年轻教师授课或全部由老教师授课,也会给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偏颇,年轻教师授课之班,思维活跃、性格开朗,而老教师授课之班,稳重赤诚、做事谨慎细心。

所以,一所学校应有“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教师队伍,结帮结对,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对学校各方面工作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才能矫正摆正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天平。

三、知识结构

为学生“减负”并不意味着“降质”,“减负”的目的就是“提质”、“增质”。“提质”、“增质”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准和素质。教育需要创新型、科研型教师,对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而言,拥有高学历、一专多能的教师,不光学生受益,其余教师也受益颇多,如城镇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快,而乡村小学学生各种能力提高缓慢的原因就是教师知识结构缺陷造成的。许多高学历、有特长的专业教师都聚集在条件优越、待遇高的城镇小学,可谓人才济济,而乡村学校则不然。是乡村教师工作不尽力?不是的,许多乡村教师孜孜不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但结果差强人意,其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得有众多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分散执教于基层学校,为他们传经送宝,示范带动其他教师。

四、置换结构

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热情,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学工作环境的优劣。舒心的工作环境,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个优秀的校长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每一位教师内在的潜能。我们经常说环境育人,一个教师执教于某一个学校,时间久了就对学校环境失去了新鲜感,滋生了懒惰性,工作热情渐趋降温,教学工作就处于被动状态。

在我国许多农村小学中,教师的一校定终身现象很普遍,一位教师到某校任教直到退休没挪窝,二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就圈定在那所学校,造成教师性格孤僻、内向,见识、业务能力提不高。有时在一所学校时间长了,同事间因小事产生摩擦彼此搞内耗、不团结,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老、少、边、穷”地方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学校条件差,校舍简陋,教学用具奇缺,环境艰苦,教学质量低下,教师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薄弱。教育决策者们经常组织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去取经,听课观摩、交流,以期达到促素质,提质量,结果呢,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条件优越的学校,在课堂上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电教设备来授课,而贫困地区的学校没有这些教学辅助设备,或教师不会操作,靠教师的讲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两者之间差距很大,怎能相提并论呢?因而,在不改变大局,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对教师按年限和教学需要做不定期的适当调换是非常必要的。可按三、五、七年教学年限将两校间的教师对调,一方面可以扩大教师相互间的认识交流,另一方面能学到其他教师新颖的教学方法,管理经验,再适当的改变教学环境,能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对工作的进取性、竞争性。

五、培训机构

21世纪是知识升值、科技腾飞的信息化时代,作为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之重任,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素质低下,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对新事物、新产品、新见解,掌握迟缓,接受慢,加强教师培训迫在眉睫,构建从上至下全方位的教师培训机构,采取大分散、小集中,定时、定员、定点的对教师进行知识教育的加固和更新,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分布广、难以集中培训。一是国家财力、物力有限,二是教师岗位缺人,三是难以集中且没有宽松的时间,针对此种情况就要因地制宜,按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合理的培训机构,很有必要。据报载,某县每学期组织学区为单位选派两名教师,利用双休日到教师进修学校集中培训学习。寒暑假,则全学区集中教师,让这两名教师担负起培训任务,效果很好。因此,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此种培训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总之,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是学生个性逐渐发展还未定型的时候,组建合理的教师机构,才能推进和谐教育的全面发展。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