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政治学生小组讨论法的三部曲

汤琼玉
  
速读·下旬
2019年2期

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老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实践新课改、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举和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如何运用小组讨论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探索和研究,通过程序设计,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步,课前准备,精心设计

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的,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

老师可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摸清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制造一些悬念,让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和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上讨论、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政治生活中,讲到世界多极化的一课,我事先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说说从二战后各国发展的道路及趋势(世界若干力量中心)。学生事先就在课后做了很多资料的搜集,然后我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分化为三个小课题:世界若干力量中心的形成、我国应该怎么做、综合国力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先把其中的一个课题,组成四个学习小组,课就搜集、分析、综合有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又如在上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我先让学生搜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或者日新月异变化的图片或资料。学生从报刊、互联网等资源平台上网罗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从而加深了对民族区域自治有很大优越性的理解,并且学生们对民族地区也有了很深的认识,甚至他们说毕业后要相约一起到各少数民族地区去旅游呢。

当然,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老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下一番“重新制作”的功夫,精心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有急诊性的问题(最好是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所提问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的思政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在讨论时才能有事物可说且说之有据,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否则讨论只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第二步,课堂讨论,体验探究

经过精心的课前准备,讨论课上,老师可先组织学生就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疑问(质疑),通过师生间、学生相互的多向交流,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释疑)。

我在上高一“消费及其类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响消费因素有哪些,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家之主,假如你是生产经营者,假如你是政府物价部门”等,甚至延伸到教材中那两位妇女的角色,把全班进行分组,各级根据自己的角色讨论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受哪些因素影响,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由中心发言人上台汇报,交流思想。我个人认为,这种群体角色参与的方式,能够让人人都有体验,在有效性和操作性上更适合高中的课堂教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愉快的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内在潜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中,学生都能充分放开思想顾虑,无拘无束地与别人讨论、交流,使课堂教学活跃而高效。再如,在上“正确对待金钱”这一探究课上,我以书中的几句引用语来让学生分组,大家畅所欲言,对“金钱到底是什么?是魔鬼?是天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并且我采用辨论、竞赛的形式,让整个班级融入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学生的辨论中,他们的犀利的言辞、独特的视角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当然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巡回在各个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监督者的角色,随时提供必要的占据和疏导,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说话”为“交谈”,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如我在讲授“意识的作用”时,引导学生讨论“想一想:人怎样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学生刚开始激烈讨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自觉创造性,但我抓住机会,引导他们深入讨论“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真正做到了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步,课后活动,拓展延伸

讨论课后,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可抽出相应时间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时事、观看新闻、撰写时政评说小论文、举行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更动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从学生的各篇小论文来看,有了小组讨论的铺垫,学生对课后知识的获取能力和未知欲望逐渐增强,在交来的一篇篇略显幼稚的文章,无不闪烁着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我校,这些活动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当学生知道自己参与讨论的表现将作为政治学科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完全是考试卷面成绩)时,也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了,提高了上课热情,这对他们人生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任鹏杰老师常说,努力比能力更重要。我想,科学地运用小组讨论法,就有了让学生发展的可能,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踏出自己一条有特色的道路出来。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杰罗姆·布鲁纳.教育过程[M].

[3]张伯行.学规类编[M].

[4]任鹏杰.中史参[J].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