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

王小云
  
速读·下旬
2019年2期

摘 要: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今天,中国文化再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彩,传统文化也成为人们追捧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望采纳。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

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其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文化发展中核心内容。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用传统文化开拓学生事业、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教学内容、增长学生见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很有必要。

1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1.1陶冶学生情操

教育部门在编著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考虑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学篇目编入教材之中。学生独立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向学生解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时,老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可着力构建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提高传统文化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时,将会受到教材内容中核心理念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培养高雅情趣。

1.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身边的人或事情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礼仪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学生因为身边不好的事例学坏。例如带领学生学习著名的传统文化故事,孔融让梨及黄香温席等,能够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戴师长、乐于助人以及习惯分享的良好品质。学习这些精华的传统文化故事,既能够给予学生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又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感,懂得感恩,不自私。

2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1不断提升语文教师专业水平

为了保证传统文化能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更好的渗透,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文化素养需要有所保障。因为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教学任务的实践者,是学生知识的来源重点。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我的语文教学能力,经常进行反思。因为传统文化教育并不能通过一味说教来完成,而是需要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以及熏陶。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向学生了解课堂反馈,多发现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改进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学成果。

2.2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图片与纪录片等,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桂林阳朔“世外桃源”景点的图片,该景点高度还原了《桃花源记》中描写的场景。观看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针对人物复杂一些的课文,例如《世说新语》的节选片段等,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片段模拟,让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还原当时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下的情境以及人物的心情。培养学生对传统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积极性,学生将更愿意在课后时间主动探索相关知识内容。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例如于丹讲《论语》,钱文忠讲《三字经》等。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增强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3知行统一,从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

在传统教育中,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学会了表面的知识,而缺乏对这些知识真正的理解和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就不会运用这些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践,把一些内容讲清楚。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作业,去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感受实践中的一些情感。如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2.4从诵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就事业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学习也应如此,要不断地积累才会有知识,这是成功的前提。我们学习语文和传统文化都离不开诵读,而对于文言文特色更为浓郁的中国古典诗词等作品,更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培养语感,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体朗读,例如,可以利用中午午休完、上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进行集体读课文活动,让大家在一个集体中共同完成一个工作,课堂中会充满了语文氛围,且大家相互感染与督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诵读活动之前要把诵读的好处跟学生讲明白,让他们从思想上不抵触,进而积极行动,参与到诵读活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传统文化教育是新课程中重点指出的内容,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当作重点来抓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制定较为成熟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积极组织各项传统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出传统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理解能力,让传统文化熏陶学生,提升其整体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薛占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华少年,2016,21(3):54-57.

[2]沈明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23(2):99-10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