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卖炭翁》教学设计

倾昌林
  
速读·下旬
2018年11期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把握卖炭翁形象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感受作者对“宫市”的批判和对卖炭翁的悲悯之情。

教学重点

卖炭翁形象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惊心动魄。封建社会的农民,生活是如此的悲惨,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真是无以复加。同样是在唐代,同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伐薪烧炭的老人,他的命运将会是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卖炭翁》。乐府诗主张诗歌应“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事而作”,那《卖炭翁》又是作者为何事而作呢?

二、检查预习

薪(xīn)鬓(bìn)碾(niǎn)翩(piān)叱(chì)骑(jì)系(jì)

三、朗读课文

(1)抽一学生朗读,正音。

(2)教师朗读。

四、思考

《卖炭翁》一文是作者为何事而作呢?(时、地、人、事、结果)

五、理解文意、句意

圈画关键字词,学生分组研讨文章的词义句意。关键词、重点句,抽学生翻译句子,师生导拨。

六、卖炭翁形象分析

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买炭翁的生存状态,劳动艰辛、年岁已高。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孤苦无助,急于通过卖炭获取生活资料,“可怜”两字表现出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动作描写:“伐薪烧炭”“哓驾炭车碾冰辙”写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辛和卖炭的不易。卖炭翁形象: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七、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

即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公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失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八、课堂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白居易为我们塑造了一卖炭翁的形象,通过他的遭遇,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宫市对百姓的巧取豪夺,感受到百姓生活的疾苦和无奈。同时文章也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憎恨。

九、板书设计

卖炭翁

白居易

讽喻诗、叙事诗

烧炭——运炭——抢炭

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

强烈反差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