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高校学生诚信危机原因及对策

左玉含
  
速读·下旬
2018年11期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诚信危机逐渐侵蚀高校校园。本文以分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积极寻找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对策,以强化高校诚信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危机;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是中国梦的承载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无情地扩散到高校校园,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如何化解大学生诚信危机,有效矫治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是高校思政工作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独立性强、热爱新事物、表现欲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但这些变化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表现为: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撒谎、偷盗、贿赂选举、抄袭论文、制造虚假简历材料、助学贷款不按时缴还、骗取困难生补助等等。

1.考试作弊现象

在高校中考试是重要而广泛的检验方式,大学生一路走来,每个人都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而有的学生练就的却是炉火纯青的作弊功夫。笔者曾对所在学院大二的全体学生做过一次考试作弊行为调查,结果全部学生表示有过考试作弊的打算;95%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作弊行为;甚至有17%的学生认为在大学考试中作弊是“必修课”。笔者所在学院近年来共有7名学生受到校级违纪处分,全部是因为考试作弊而致。

2.助学贷款学生不良还贷付息现象

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信用贷款,需要贷款人如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在现实情况中,有部分毕业生不能履行合同,造成违约。在每年度的扣息中,总有贷款学生不能按时还款,甚至有的学生明确表示拒绝还款。少数学生将助学贷款当作国家的无偿补助,打着“贷款免费读大学”的小算盘,诚信意识淡薄,对个人的诚信记录漠不关心。

3.高校毕业生求职简历造假现象

为了能够在毕业后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一些毕业生对个人成绩恣意编造,简历掺水现象严重,甚至有的毕业生直接从网上下载简历材料,仅仅修改姓名就交给用人单位。网上有报道:在一次校园招聘中,某大学一个班30人,竟然冒出了16个班长,剩下的全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会干部。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诚信堪忧,诚信危机蔓延,大学生的价值观被扭曲,社会形象已受到严重影响。

二、大学生缺失诚信的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大学生思想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社会诚信沦丧,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熏陶,部分学生逐渐降低对自我素养的要求,贪图物质追求,忘记了大学生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被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弄虚造假,急功近利,将立人之本的“诚信”抛到脑后。

2.现行高校诚信教育机制不健全

其一,我国是应试教育强国,学生的考试能力世界一流,而德育教育在学校中居于次位。高校思政课堂上理想教育、党性教育居首位,基本道德教育被忽视,造成大学生个人道德缺陷。其二,诚信道德信念必须由实际行为来巩固,仅通过课堂、考试来检验,使学生知与行脱节。其三,高校目前普遍缺乏对学生诚信道德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硬性量化指标,只是从守则、条例的层面予以告诫,这样无法对学生产生威慑。

3.少数高校教育工作者诚信育人观念不强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高校,由于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暴露出部分教师师德滑坡、学术不端、行为失范等现象。有的老师以挂科为要挟向学生索要财物;有的老师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这些错误行为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诚信环境

诚信教育与家庭、社会密不可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事半功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个体道德体系形成的基石,家庭诚信环境的建设对道德主体品质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改善高校诚信教育环境

高校要坚持以“德”立校,以“信”育人,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营造一种诚信氛围,广泛开展诚信实践教育活动。利用一切校园宣传舆论工具来树立诚信典型、道德榜样,褒扬诚信道德先进,积极营造“诚信为本、诚信立身”的校园道德环境。

3.知行合一,强化高校学生诚信教育

高校要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首先,完善高校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转变,形成以道德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现代诚信理念,以此来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将诚信教育目标从“认知”转变为“践行”,以此来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最后,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增强学生道德诚信信仰,改变以往说教方式,引导学生主动以诚信立身,增强诚信教育的科学性。

4.健全高校诚信管理,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不能仅靠学生个人的自觉,高校应该建立一套诚信制度体系,将学生的在校表现与今后的社会评价挂钩。通过这个体系,一是将学生诚信与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相结合,并占据重要比重,从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二是对大学生诚信评价进行考核,制定出科学、系统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诚信评价考核体系;三是高校可建立“大学生诚信网络信息”平台,从学生入校起就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其在校的道德诚信状况,并及时向家长、社会予以反馈,通过多方监督高校的诚信教育工作及大学生的个人诚信表现,从而促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维护自身的诚信形象。

参考文献

[1]崔国富,袁冬梅.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赵少华.学生诚信危机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14,(10).

[3]蒋卫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研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