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等学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就业能力的提高

唐剑 林娟   
速读·下旬
2018年11期

摘 要: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实施,外语专业的人才激增,外语专业学生顺利并高质量就业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需要大量高质量翻译人才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是提高翻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翻译人才;创新;就业能力;提高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四年来的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就业理想追求和满足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是否有确定的职业目标、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及岗位匹配适应度。当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发展快速,校内所学知识薄弱;高校方面理论学习教育偏多,实践能力有所忽视;自身的就业观念及企业要求逐步递高。

二、当前翻译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近几年翻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来看,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还是非常广的,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外事外贸部门从事翻译工作,也有在外企、专业翻译机构等任职。更是有一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学校从事教师行业。总结来说,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设计到商务、旅游、教育、行政等等多种行业。不仅在国内就业广泛,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或就业。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与世界接轨的密切带来的是翻译专业人才的大量紧缺,同时对当前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言语表达、翻译能力的运用尤为看中。因此,提高毕业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对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高等学校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专业在高校中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但也是处于起步、慢慢发展的。传统的外语专业,一般只在高年级时开设翻译课程,受学习时间等因素影响,翻译能力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指导思想、学习模式及目标上尚未足够成熟。而且,学生翻译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仅有短短两个月的集中实习,显然无法培养学生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无法从实践中锻炼翻译技巧。课堂教学存在灌输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是教育教学的只要方式,学生举一反三、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明显提升。正如有专家学者为此指出:“如此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的,需要切实提高翻译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决绝翻译专业人才紧缺的现象。”

四、结合就业核心竞争力浅析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提高学生内涵素质,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促使毕业生高质量高水平就业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主渠道,充分发挥现有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精彩教学;另一方面,着眼学生发展目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促进顺利就业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因此,高校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新的培养要求及创新翻译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合理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一)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英汉转化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旅游、外事、商务、教育等行业从事翻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更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我国与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除此之外,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内容要紧跟时代变化,面对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及知识的交叠更新,翻译专业的培养要力求保持同本学科的最新科学发展。在传授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应注重传播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前沿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多学习多研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丰富自身专业说。

(二)明确人才培养要求

全球化的趋势及社会发展对翻译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翻译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的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语言技能和翻译实务,具备口译与笔译的翻译技巧,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其次,翻译专业人才需具备宽口径的知识储备,除了翻译专业学科外还应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最后,在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中,毕业时所掌握的知识未必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因此,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能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及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够逐步提高自己,成为翻译高级专门人才。

在增强专业能力的同时,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包括交流表达、网络、计算机等必备技能。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要求下,迫切地要求创新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翻译思维的培养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完善专业知识,在丰富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实现自身就业价值。

翻译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就业关键在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于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因此,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最新科学研究动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晓梅.人才应用能力主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2]罗选民,黄勤,张健.大学翻译教学测试改革与翻译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8(01).

作者简介

唐剑(1992—),男,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