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育学生应多指导少指责

韩婷 王曲波
  
速读·下旬
2018年9期

“如今学生管理太难了”,这是很多教师经常议论的话题。不少老师在具体的管理操作时,往往指责过多,要求甚严,按旧时的说法就是“棍棒底下出好人”;按一般的说法就是“严师出高徒”;以形象的说法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动不动就批评指责、通知家长甚至警告处分等,结果学生们仍然改不了缺点,错误照犯,甚至造成师生对立、矛盾加剧。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就是说教育人的事并非易事,需对学生长期细心地培养,他们才有可能成才。

从教师的角度看,本身是教育者,教育指导学生成长,是我的本质工作,是应尽之责。教与育就是要教学生怎样学习,指导学生怎样生活,处理好各种疑难问题,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如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呵护备至,生活条件优越,不客气地讲,很多孩子都被宠坏了。他们常以“我”为中心,因而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加上又处于发育成长时期,生理上,特别需要活动(好动);心理上,独立性要求强烈,而又不够稳定,情绪反复无常。他们为展示其独立性,常表现在对某问题上有独立的见解,坚持己见,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在接受别人批评指责时,承受力差,即使表面认了错,心里还是没服,所谓的“口服心不服”就可能是如此。正是这样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的难度就更大。

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应该重视方式方法的研究,尽量做到“良药不必苦口”“忠言亦应顺耳”。要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责。

首先应从正面启发,找到切入点。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性格粗暴的老师常常是把学生叫来就一顿训斥指责,结果是学生心里不服,老师心里有气,多次后更会造成师生对立,轻一点的,就像网上报道的某校一名男孩不满老师的指责,就在课堂上疯狂的跳舞,不听劝阻;重一点的就不好说了,拿刀捅老师,或者自己跳楼,不是都时有发生吗。其实,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先轻言细语肯定其优点或长处,让师生间找到心里共鸣之处,这样才可能有共同的语言,感情距离自然就能拉近,学生的心理自然就要发生变化,他们就不会认为谈话就是批评,可能还会认为是在拉家常,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教师就可直入主题,抓住要害,指出错误的具体表现或错误的实质。这时,即使教师的言语重一点,学生也多能接受,因为他们不认为老师是在指责,而是在教育、指导他们。这种方法即是先拉过来给一颗糖,再给他一巴掌,让他甜滋滋地挨一下,问题也就解决了。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他认识错误,深挖错误的根源。因为指责也好,指导也罢,均是教育学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应讲究方法,注重指导。这就相当于领导面对经常犯错的下属一样。很多领导会想怎么会犯这样简单的错误,然后叫过来训斥一顿,在自己的愤怒中,这次的事件过去了,也以为下属会吸取教训不再犯。但是不久之后下属不小心又重复了上次的错误,领导会以为这个员工不可救药了,教都教不会。其实没有谁会故意犯错,也许是一个错误的习惯,假若我们帮助他们想办法,如何去校对、如何避免、想出问题出现在哪个关口,如何在下次要犯同样的错的时候想到这次的经验,从而有效的规避错误。这才是好的领导,领导就是带领大家走正确的路、指导大家用最佳的方法。教师更是如此。

所以说,换一种思路,把指责改为指导,把批评改为鼓励,对学生的教育会简洁高效得多。

其次,在管理学生中,有的老师常常易操之过急,忽略了教育的长期性、坚持性和复杂性。只要学生多次地重复犯错误,就认为他们是屡教不改,这时教师就易动肝火,就会以指责为主。教师之所以会这样,其中原因较多,一可能考虑教师个人的威信,反复教育,而又重犯错误,岂不是教师说的话等于空话,以后在班上还有什么威信?二是考核考评给班级扣分,在领导思想上造成不良影响,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等,故要“杀鸡儆猴”,忽略了教育的特点。试想,如果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教师几次教育下,就能很快改正错误,迅速成长,那学制是不是可以缩短?何必小学六年、中学又六年呢?加之某些学生顽劣性较大,短期改正很困难,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必须要有耐性。在对待这样的问题上,教育者还得要有承受力,要有较高的素质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对受教育者以指导为主,长期坚持,方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不懈努力,滴水也能穿石,再顽固的学生都可能改变。作为教师,我们要意识到不是让他人畏惧自己,不是争谁高谁低(因为其实在争的时候已经都输了),退一步,想办法把问题化解,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而且在这个时候还为自己拉了一个战略伙伴,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信他都会不遗余力的、主动的配合与执行。所以,要说服一个人,与其指责不如指导。

正确地引导和指导,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当形成习惯后,当痛苦涅槃后,就是重生。人的自信都是自己给的。只要你自己不放弃自己,只要你敢于挑战自己,那你就可能赢得世界。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以批评的语气对学生说,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却从来不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

综上所述,作教育者难,要教育好人则更难。但只要摆正位置,明确目的,在教育学生时使用正确的方法,采取有效的策略,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责,相信一定是会有成效的。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