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结论”“过程”孰轻孰重?

彭玉龙
  
速读·下旬
2018年9期

一天,听一位老师上都德的《最后一课》,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整体感悟。介绍小说的特点及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画出生字词,正音释词。初步把握文意,疏理脉络。

第二阶段:品读课文。默读,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默读完毕,学生开始讨论,并有人不断举手。

有学生问:“为什么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要穿上节日盛装呢?”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

1.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明白最后一课的特殊意义。

2.因为上完这节课他就要离开了,他很珍惜留恋这最后一节课。

3.表达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无比热爱。

老师先肯定了大家的意见,而后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学生们立即按老师所说的动手做笔记。

第二个问题: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心理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也十分活跃,大致有这样两个答案:

1.羡慕鸽子的自由自在,不用强迫学习令人讨厌的德语。

2.借鸽子来表现自己对法语的热爱和对德语的憎恶。

老师总结说:“用羡慕鸽子不可能讲德语,表示对侵略者的愤慨与讽刺。”学生听了也是埋头就记。

第三个问题:“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句话表现了什么?学生们讨论后得出了一致的意见:前一句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后一句则表现了他对最后一课的留恋和对祖国沦陷的痛苦。老师也是对大家充分肯定,但又总结道“这段话一方面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这是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学生又埋头而记。

……

这节课引发了我的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到底该更重‘结论’,还是更重‘过程’呢?”从表面看来,这节课确实有对“过程”的重视,课堂上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从老师总结评价的方式上看,这仍然不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教学,老师把自己判断正确的或参考书上的答案,作为学生问题的终极标准,而学生的思考与感受却被忽视,显然是把“重结论”放在了教学的首位。要改革语文课堂,就必须摒弃这种“更重视结论”的行为,做到“重结论,更重过程。”

一、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要求人们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去看待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既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老师应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的语文“图式”,改变语文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理解绝对统一的“集体失语”现象。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读者(学生)与作者(课文)的交流。每个学生因为知识背景,个性等的不同,对文体的理解也会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去限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更富有个性。相反,教师的答案,更多的是共性的东西。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不是教师归纳总结记在学生笔记本上的条条结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也决不会在一条条结论中提高。

二、课堂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是它的重要性之一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不应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彻底放开学生的手脚,激活他们的思维,释放他们的个性。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如果我们每节课只是试图按照教学参考书,将学生导向结论,学生除了回答然后等待老师结论以外,只有“埋头就记”,这样的语文课有何活力可言,这样的教学又何谈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目中有人”的教育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他们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眼睛跟着教材转的木偶。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引导学生向所谓的标准答案靠拢,那与演木偶戏又有何区别。要重视人的发展,就应关注过程方法,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像、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此外,还应重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生活和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四、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材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教材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文本,借用这个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与运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的性情。每个文本的意义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与之对话而获得的。在语文学习中,用哪个文本是十分偶然的,没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学生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分析、评价、运用的过程远比获得文本内容要旨的意义大得多。教学中又岂可以“本”为本,把教材当成“圣经”来解读。再说,教材的意义本身就存在多样化的解读,又何必要强求一致呢?《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教师应能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最后,教与学的生命也在于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生命之树为什么“常青”,因为它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教学也是如此。“结论”总是固定的,一时的。只有把这个“结论”当作下一个“结论”的起点,它才有生命,才有意义。而这种不断证实,不断超越,正是“过程”的魅力所在。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