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实现策略

王若英
  
速读·下旬
2018年7期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新课改形势下的一大重要内容,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如何构建高效初中政治课堂,进一步推动新课改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构建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效率;构建策略

政治课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因此,它应该是多元化的、创新的、丰富多彩的。如何让政治课与时俱进,让学生喜欢?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与历史深入互融?以及政治课的时效性、生活化、本地化,对新时期的政治教师提出了哪些更多的要求?本文仅仅就这几个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一、政治内容中结合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于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中。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门场所,爱国主义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校中的各门学科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加入爱国教育导向就可以使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每一节课上。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更应当在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自觉地担负起这个重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预备队,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为人之本、做事之道,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就不能忽视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思想政治老师更应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加以重视。

二、打破“严师出高徒”教学模式,向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者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教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缺乏必要的沟通。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强体验都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溉,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而发挥作用,而不止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

三、教学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体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更加不能体现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体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氛围。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需要创造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在学生阅读材料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当然,要使学生成为主体,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知识结论的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其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的发现、形成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手段,而且也包括了概念形成、问题发现、思路探求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因而必须把结论的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当然要正确处理“学”与“导”的关系,重视教师的“导”,教师的“导”应体现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必要时还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巧妙地把讨论引向深入。

四、分层式的提问技巧

初中政治课堂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不同的教学目的性来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在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划分。如何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好课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这需要教师进行有技巧的课堂教授工作。所以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回答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刻印象。

五、设置讨论目标,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责任心

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其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谈论没有目标和核心,自由式的讨论给予了学生太多的发挥空间,甚至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会偏离讨论,对谈论学习目标的实现形成不利影响。所以,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必须根据讨论学习任务,设置相应的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责任心,通过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六、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学会的前提。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一旦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者,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七、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需要创新、发展与超越。如:教学理念创新方面,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生本”理念,民主教育理念、回归生活理念、教育生态理念、教与学并重理念等;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方面,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在课堂教学方面,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更加重视生成性教学;在教师成长方面,重视教学反思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学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也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教改,把传统的一些有效做法看成是教改的绊脚石,全盘否定。

八、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初中政治这门学科知识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枯燥、抽象,很多学生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从而影响到学生政治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及长远发展非常不利。而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一些趣味性的网络资源有效的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初中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容量有限。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对初中政治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加大了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大量的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加大对课堂教学的容量,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热点,这有助于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质量,对学生长远学习非常有利。

(三)拓展备课视野——用大备课“厚”化教师底蕴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的准备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区分,广义备课也叫大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教师的一堂好课包含了他一辈子的教学修养。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教师特有的教育素质,确实对于他上好一节课起了潜移默化的决定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终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顽强进取,对业务精益求精。广义而言,教师为丰富自己的知识所进行的进修、培训及自学等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为教学工作做准备,都是备课的范畴。广义备课主要工作是:系统学习不同版本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学习与本课程前后有联系的相关课程材料;经常翻阅有关的期刊杂志,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收集与教学有关的鲜活素材;还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多参看教学改革方面的书籍文章。信息化社会,尤其要重视通过网络开阔视野、查找文献、收集备课,既包括一个教师的知识量的储备和增添,也包括其日常见闻的广大和人生经历的丰富,还包括其人文思想的加深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因为一个教师的学识、见闻、经历、体验、思想,都可能被经意或不经意地在某个时间带进课堂,成为他教案上看不见的部分,化为影响学生的雨露和养料。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所以,合理的提问能够提升学习效果,促成知识理解的深入性。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工作中,有技巧的提问不仅仅是构思好、有启发性和发散性,更应该把握提问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巧妙设计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促使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好的培养自身深入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做好课堂提问是初中政治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利器,也是每一位初中政治教师都应该持续深入研究的核心课题。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