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张丽
  
速读·下旬
2018年7期

摘 要: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方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与提高。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课堂中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成为很多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灵活有效的运用教学方法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探讨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新课改

据一项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一调查结果引发了很多历史教师的思考,学生不喜欢历史课除了教材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作为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历史课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怎样教会更好?特别是要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这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备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然而反观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确还存在很多薄弱之处,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谈谈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让历史课绽放光彩。

一、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巴尔扎克也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如果运用的好,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还能让教师更好地贯彻新课理念,从而真正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当然,问题教学法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设问,如果问题设得不好反而会影响整个的教学效果。就笔者自己而言,惯用的是假设法,通过提出假设,激发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比如在讲鸦片战争时,我设问,“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通过对这一假设问题的分析论证使学生明白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英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夺取原料、扩张市场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只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进而使学生明白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当然,历史不允许我们假设,但是这种逆向思维的应用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能帮助老师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法

历史已经过去,不可能重现,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的场景中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在质疑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我抛却了传统的讲授法,自主设计创设了一个历史情境,以一个小孩从军的经历贯穿整个太平天国运动始末,在导入新课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这个新朋友——小破孩,并告知本堂课我们将跟随小破孩的经历一起去重温太平天国运动那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此语一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位新朋友的从军经历。随后播放提前录好的音频片段,大意如下:

我是小破孩,广西桂平人,生于1840年8月6日。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平时常与丫丫一起玩。父亲耕田,母亲织布。可是,最近几年,听说来了许多红头发和蓝眼睛的人,咱家的布没人买了,官府却还要加租加税,父亲种的田交完了租,剩余的还不够全家人吃。今年还发生了旱灾、水灾和虫灾,日子就更难过了。家里实在太穷了,我们天天吃番薯,但后来连番薯也没有了,最后父亲和母亲商量,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我也参加了。教徒们都比较穷,互相接济着过日子,大家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听大人说我们那么穷都是“阎罗妖”在作怪,我一个小破孩也要弯腰射“阎罗妖”了。

听完小破孩的这一段经历,我提问:小破孩的日子为什么“更难过了”?在这种情况下小破孩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小破孩的悲惨生活遭遇在当时的两广地区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大家能否根据小破孩的叙述来分析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如此学生便不难得出答案了。本堂课就是透过这个小破孩的从军经历来探讨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的始末,所谓以小见大,以一人之经历透视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之缘由,不仅增添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了历史。此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比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类似的课堂都可以尝试,现在的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此教法,收效不错。

三、关注社会,联系现实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师不能只是“陈年旧事”地述说着,我们研究历史、传授历史知识,终究是为现实服务的,这也正是历史课的生命之所在。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要及时把握时事趋势,以古观今,古今对比,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切实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社会的能力,而这也是当前新高考的精神所在。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这一现象,并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内涵,我给学生看了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个西北放羊娃的视频对话,大意如下:

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儿!娶了媳妇后呢?生娃娃!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当然是放羊!!!

看完这段对话,很多同学都笑了,我乘兴而问:“同学们在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放羊娃会有如此单纯、幼稚,甚至可笑、可悲的想法呢?”学生立马思考并回答,“因为他们家太穷了”“因为他受到的教育太少了,思想狭隘”等等,然后我再顺势提问:“他的想法归根结底受到什么问题的制约?这折射出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什么规律?”有学生在思考过后回答“生存环境”,然而,对于后一问学生可能心里理解其意思,但是无法用精确、专业的历史语言表述出来,随后我再引导学生,最后得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这一历史规律,有效地完成了教学。

四、结语

要上好一堂历史课,教师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包括讲述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比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时,我虽然采用的是创设情境法,以一个小孩的从军历程贯穿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的始终,但仍然采用了史料阅读分析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配合教学,力求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所以,至于到底哪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执教者,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敏.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2]余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刘楚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青年时代,20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