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简述高中历史的有效学习方法

袁升华
  
速读·下旬
2018年7期

摘 要:高中历史作为文史类学科基本组成,其学习成效关系整体学习体系之发展。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认识历史现象,了解历史本质,树立体系化、系统化的历史思维方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建构体系;联系实际

历史知识主要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梳理,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涉及社会生活、军事、服装、改革等方方面面。可见,历史的内容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笔者一直处于教学一线,了解到新课改后仍然有很多教师和学生本着背历史课本的学习宗旨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不仅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启发鼓励学生学习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方式,树立主人翁意识,锻炼独立学习探究之能力。

一、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化知识内容,牢固掌握历史常识

历史知识的学习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这是其最大特点,也是学生学习最困难的地方。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总是容易遗忘和混淆知识点,这主要是因为知识点在学生的头脑中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相互之间没有建立紧密联系的。而历史学科的学习实际上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那就是知识相对条理化和系统化,学生只要把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建构为一个有脉络、有体系的完整系统,就能深刻记忆和理解许多历史现象和零碎知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从以下三点着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自主深化对知识的认知。

(一)以时间为纵向脉络,梳理时代背景,以此记忆每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时间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性词汇,历史就是包含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物、社会现象、重大事件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在讲授的过程中,以时间为脉络给学生串联知识点。例如,在黑板上给学生画时间间距图,或者以多媒体的形式设计动态历史时间变化图,展示社会时代发展之背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来概括整个时期的社会趋势,以此使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具体形象又完整的认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像以上所述,亲自给学生进行演示,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自主进行时间脉络梳理,把重要的历史事件穿插在时间线中,再把具体的发生经过和人物融入到事件中去,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知识的整体性。

(二)以历史模块的横向脉络为基础,对每个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分类处理,建构模块式历史结构体系

高中历史教材包括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模块,在学生对时代进行成功梳理的基础上,要掌握另一种学习方法,就是以历史现象模块为单位,进行知识的建构,把一个时期的文化进行整体概括之后,详细掌握该时期的重要文化现象,并且了解该时期文化现象出现之成因,这需要对历史现象和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综合发挥。例如,宋代的“话本”文学现象显著,成就颇高,对明清小说之高峰具有奠基性作用,而话本也是在宋代发展到顶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发展和繁荣有着怎样的支撑条件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一个文化现象为模块展开发散性思考,以此串联宋代的商品经济之繁荣、政治之动荡、文化之兴盛、市民群体之壮大,以此启发学生建构体系完善的知识结构。

(三)以关键性人物为线索,串联诸多历史事件,以新的视角建构独特化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建构知识体系除了以时间和历史现象为脉络之外,还可以借助于主要历史人物来进行。历史人物,尤其是对时代转折、社会改革、国家命运之变化有重要促进和领导作用的历史人物,往往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其成就不仅是重要的历史考点,其伟大的人格形象也总是光照后代。教师要启发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来建构知识体系,在对历史人物赏析的基础上,把与其有关的事件和历史变革串连起来,以此认识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的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人物为切入点,通过学习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多样化的知识建构方法,提高自主建构的学习素养。

二、启发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式,学会从现象看本质,独立探究问题产生发展的实质性原因

历史学习方法之掌握离不开历史思维习惯之养成,历史思维方式的最根本内容就是要善于从表面看本质,从浅层现象推理决定性原因。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历史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独特科学的历史分析意识,养成全面的历史分析眼光。因此,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独立对问题进行审视分析,善于以全面的视角来深入探求某一现象出现的多方面原因,并且能够理解对历史事件产生决定性的因素之形成发展规律。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会出现,就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而出现的原因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动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对社会时代背景统筹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深入解析最根本的原因,以此养成独特的历史思维形式。

三、锻炼学生养成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善于从社会生活现状出发,从新审视历史问题

历史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对社会现象具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对实际生活做出科学的解释,建立理性的分析能力。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教学措施,组织教学环节,锻炼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多对社会现状进行审视探析,重新解读社会现实,认识历史现象。例如,在学习我国外交政策和基本原则的时候,教师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解释上,而是要联系当下中国的外交事件进行实际阐释分析,深入认识我国外交的宗旨和原则。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培养,需要教师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立学习之需求,树立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切实在学习中落实诸多学习方法,并不断结合实践生活进行创新发展。但是,以上学习方法灵活多变,要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阶段进行创造性使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