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如何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三走”活动中作用的研究

——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余浩 刘江平
  
速读·下旬
2018年7期

摘 要:本文分析了学生组织在高校“三走”活动的作用,深入探讨影响学生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而构建了高校“三走”活动实施策略,以期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发展。

关键词:“三走”;学生组织;大众体育

1学生组织在“三走”活动中的作用

1.1促进终身体育观念培养

高校“三走”活动目的就是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坚持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学生兴趣与习惯,目前高校普遍设置的田径、武术、球类等体育课程,因学生的兴趣、时间、环境等影响,不足以促使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念。另一方面,高校各类学生组织的形成基础,可助推更多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1.2拓展育人功能的内涵与外延

在“三走”活动中,学生组织的工作对象除校内师生外,还拓展到校外的人员、场地、资金、技术等,比赛联络、志愿者服务、拉赞助、技术培训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校内、校外的这些活动中,促使学生在成功和失败中,反复对个人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评价进行重构,在行动、思考、交流、反馈中,使自己的社会参与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得以极大发展,为学生个人走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1.3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新时代进入到校内的文化,既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不健康的,而有组织的强化学生队伍建设与管理,规范学生组织的言行,通过“三走”活动的深入开展,利用学生组织示范引领广大学生群体关注正能量的文体活动,同时丰富的高校“三走”活动项目,推进学生体育活动深入开展,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

2影响学生组织在高校“三走”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2.1专业人才不足

抽样调查的高校,未发现高校设置“三走”活动专职管理人员,对于学生组织的管理多依托团委或学生处,专职学生社团(包含体育社团)管理教师平均仅0.4人/校,任职年限平均仅1.2年,约68%从未参加过相应培训。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组织在高校“三走”活动发挥作用的效果与质量。

2.2场地不足

数据显示,高校超过50%的学生组织无固定的活动场地,尤其是各类学生体育协会,如网球、健美操、轮滑、跆拳道社团等,只有31%的体育协会可满足活动需要,多数情况下只能向校内外部门提交申请,临时租(借)用场地,而且常遭遇时间、地点等冲突难以正常开展活动。

2.3经费不足

目前,高校普遍未将“三走”活动经费列入专项经费进行管理,多数院校依托学生活动经费开展“三走”活动,少数高校则按照学生组织所取得的成绩,或者评比给予一定经费奖励,因经费不足难以大范围组织开展工作。但高校“三走”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广大学生自发锻炼的有效途径,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学生组织开展较大规模活动,发挥更大作用的主因。

2.4缺少有效的考核与激励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相对松散,对其所开展的“三走”活动的缺少必要的监督、考核与激励。没有上述体系的支撑,那么设置什么主题活动,什么时间开展活动,活动的频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都成为学生组织随意而为的事情,这些直接限制了学生组织在高校“三走”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3实施策略研究

3.1重视学生组织作用

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组织在“三走”活动中的作用,不仅在“三走”活动经费给予一定政策倾斜,还应根据自身体育资源,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场馆器材的利用率,在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三走”活动中的功能,还可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进操场”,进而优化校园精神文化风貌。

3.2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校还需加强专业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建设。可在学校体育部门设置课外学生体育活动指导教师,在团委或学生处设置学生组织管理教师,定期参加学习或进修,提升其专业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从骨干学生中选聘综合能力强的担任学生组织干部,安排专人对学生组织骨干进行指导和培训,确保学生组织在“三走”活动中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高学生组织的专业化水平。

3.3优化工作间联动

在开展“三走”活动中,学校需用开放的理念强化资源间的整合,通过推优、评奖、绩效考核等方式,整合校内外的资金、技术、师资等资源,鼓励学生组织承担素质拓展、日常健身、赛事等活动,通过朋辈教育、老带新的形式,开展技术培训、裁判员培训等服务,打造高校学生组织自身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班群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在文化建设、思想引领、健康服务、素质拓展等领域的作用。

3.4强化监督、考核与激励

在“三走”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需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由分管学生组织工作的部门牵头,完善学生组织的量化监督与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或组织,予以表彰与奖励。可根据学生活动内在的科学联系,从思想引领、工作质量、宣传报道、活动效果、覆盖人数、满意度评价等方面,构建正负面清单,每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与激励,进而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三走”活动是一项涉及国家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而高校学生组织将凭借其自身的组织优势和人员优势,有效的凝聚和团结大学生,通过健身观念引导,学生兴趣培养,活动方式创新,线上线下结合等系列工作,帮助和引导更多的身边同学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进而形成终生体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余浩,刘江平.如何发挥体育社团在高校阳光体育中功能的研究[J].卷宗,2016,(6):96-97.

[2]余浩,袁中华.尽快建立高校“三走”活动专项绩效管理的研究与建议[J].卷宗,2017,(32):108.

作者简介

余浩(1981.11—),男,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