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开展校园环境文化的思考

梁丹
  
速读·下旬
2018年6期

摘 要:学校是培养英才、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那么,校园文化是作为一所学校教育的灵魂,更是体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所在,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论文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该如何开展校园环境文化,一个是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另一个是与时俱进,倡导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文化

一、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

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分为两个小方向,一是积极营造绿色校园环境,二是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一)积极营造绿色校园环境

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小品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从新”、“从特”、“从细”来装点布置。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全球环境恶化,地震、海啸等灾害频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青年学生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已刻不容缓。学校是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教育就是要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树立新型的自然观,引导学生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们积极为学生营造绿色文化氛围,让环保意识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成为绿色环保的使者。

(二)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活动室能美观洁净,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成为师生的精神快餐。宣传标语、校训、名人警句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或理念。教师、学生的作品点缀,加浓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现代化设施逐步完善,能给师生一个探索世界、捕捉信息、展示才艺的广阔空间。

校园文化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自觉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个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都会烙上学校特有的文化印记。近年来,我校精心规划校园环境,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在校门入口处,建成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展示墙,在教学楼、宿舍楼布置教室文化,创建走廊文化、宿舍文化,干净整洁的校园,修剪整齐的花木,宽敞明亮的教室,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教育名言、格言、警句图画,楼梯间的文明提示语、校园中的爱护花草的标识牌等,这些浓郁的文化氛围对规范学生言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灌输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起到无言的教化作用。

开展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除了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更需要与时俱进,倡导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关于人文环境,也简要介绍其中的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历史传统的积淀,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二、与时俱进,倡导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

(一)依赖于历史传统的积淀

深厚的文化底蕴固然是校园文化得以张扬的重要前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更新、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在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到“与时俱进”的问题,力求能做到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的和谐统一。学校应该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可充分利用每面校墙、楼梯间的墙壁,在上面悬挂宣传标语。让学生们每天都能看的到,时时以良言金句鞭策自己,亦能够让学生有着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二)认真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应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教育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例如“建党90周年”、“红军进漳80周年”演讲比赛,让全校师生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开展3月份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日或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文明礼貌月”活动、12.4法制宣传日以及警校共建等活动,围绕这些法纪教育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法律熏陶。团委会利用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月”机会组织团员学生走出校园,参加“认识家乡、服务家乡”志愿者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清理村道垃圾、老人活动中心等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弘扬和传承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政教处利用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和“缅怀革命先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和历史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以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张扬与渗透,来鲜明学校理念,鲜明理念,发展师生个性、陶冶师生情操,增加师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环境文化具有教化、激励、凝聚、导向、美育等功能,直接影响学校的学风、校风,对学生学习、生活密切关联。优良的学校环境文化对提升学校的品牌、提高学校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等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总之,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品牌的提升,有助于体现学校的内在品质,有助于学校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晓,李志春.校园文化建设解析[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