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黄菊
  
速读·上旬
2022年2期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第一中学 542400

◆摘  要: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状况。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对班级管理的改善

我国在学校教学中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不同的学生聚集在一个班级进行共同的学习。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班级中要针对性地进行管理。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迟到、考试作弊等。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如果像之前一样进行不断的说教,学生是完全听不进去的,也不能有效地约束他们的行为。班主任可以有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抓住问题之后的根本原因,对学生进行疏导,减少犯错的行为。

(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人格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老师,因此班主任老师的管理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可能会产生抑郁、厌学、孤僻等心理问题。另外初中生也是青春期发展的时候,一些新变化和好奇的思想也会有影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从行为和成绩的角度去批判学生,没有考虑到心理教育层面,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二、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困难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心理状况会受成绩波动的影响。在小学,学生们的成绩都是差不多的,处于比较好的水平。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学习的科目增加,教师教学风格发生变化,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学生慢慢适应,在成绩上就会有一些影响。慢慢学生可能就会产生学习压力太大或者自己不够聪明等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帮助学生调整,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出现厌学等情况。

(二)人际交往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和老师、同学以及父母之间的联系。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环境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也相应发生了改变,需要结交新的朋友、适应新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比较内向而老师没有关注到,可能就会变得更孤僻。如果学生比较闹事不被同学们喜欢,可能就会出现被孤立的情况。加上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与老师和家人都是对抗的关系,如果父母和老师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对人际关系产生怀疑,丧失信心。

(三)情绪问题

情绪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当学生处于积极情绪时,做什么都更有动力;当学生处于消极情绪时,对周围的一切都是持负面态度。当他们情绪高涨时,在学习上就会更积极;当他们情绪低落时,学习动机就会减弱。而且在人际交往上会喜怒无常,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初中生的情绪问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班主任老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进行及时的沟通,通过班级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建立友好和谐的同学关系。

三、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班主任老师要对自己班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随时观察每个人的情况。初中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和娱乐。班主任在和学生的日常交往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很多状况。除了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还有家庭情况等,在收集到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班主任可以综合运用观察、对话、家访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综合分析,以免出现问题不能把握根本原因[1]。在进行教育时,班主任要注意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耐心细致地和学生沟通,避免学生对老师丧失信任感。可以将每个学生的情况用文字记录下来,做成一个心理沟通记录表,观察学生的变化。在这种记录中渐渐就能发现什么样的沟通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开展班级主题活动,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在班级内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不仅能促进学生自我心理教育,也能促进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班主任可以根据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和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扮演、小品表演、游戏、辩论赛等。班主任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有目的性,要明确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什么养的。班级主题活动是进行团体教育的最佳方式,比如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可以选择不同的话题,如青春期发展、学习方法交流等。班集体的氛围会影响到学生个人发展,根据多年来的教学观察,当一个班级的氛围是追求积极向上的,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在学习上也会更加认真努力。当一个班级的氛围是松散懈怠的,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在学习上也不愿意花费功夫。因此适时开展班级主体活动,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转变教学观念,和学生友好交流

初中生在碰到问题时,首先会找同伴交流,因为在他们看来,同龄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也更愿意对彼此吐露心声,而家长老师都是以长辈和教育者的身份存在,只会一味地说教,而不是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学生不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进行沟通。但是在和同伴交流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误导。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另外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老师喜欢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讨厌成绩不好、调皮捣乱的学生,只会觉得这些学生犯错,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班主任要想打开学生的心扉,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真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想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在日常的管理教育中进行渗透,把握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从而促进初中生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娇.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小品文选刊:下,2020(01):P.1-1.

[2]黄志杰.浅谈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04):41-42.

作者简介

黄菊(1980.03—),女,广西恭城,汉族,本科,中小学一级,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第一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