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杨明科
  
速读·上旬
2022年2期
贵州省兴仁市百德镇百屯小学 贵州 兴仁 562300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有着更多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落实满足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培养。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对学生个人素养、学习习惯都有重要影响。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养成,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获得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1引言

我国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大了全面性人才需求,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顺应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应注重优化和完善以往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存在的不足情况。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并根据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反思和总结工作,加强调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案。同时,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可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2自主学习的概述

所谓的自主学习实际上表现为主体按照自身的学习诉求所遴选的知识学习模式。此种学习模式同被动学习以及他主学习截然不同,表现为主体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之下,结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定位,为此所实施的一系列具体学习行为。从表现来看,此种学习活动经历了由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向学习能力的过渡。任何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受其自身的驱动力的左右,受自身所选择的学习方法的左右,受自我控制力的左右。总体而言,自主学习的重心便是自我,也就是主体的自我驱动力。在高效的自我驱动力之下,主体能够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投身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之内,主体对于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方案的自我调控、自我监控以及自我评价共同成为自主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

3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3.1课堂环节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体,而在课堂之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这也导致了在课堂之上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足。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到位,从而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为疏远,那么数学教师就难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跟不上教学进度等等。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得不到发挥,如果只依靠教师一个人的讲解,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学习问题,这也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环节设置非常单一,几乎只是简单而且千篇一律的“教师讲,学生练”模式,这也非常容易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的枯燥,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

3.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通常以老师为主导,而这也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之上自己对数学独自理解的机会较少。对于数学这样一门对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而且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这一情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

4.1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在每个学科中都占据着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每日预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了解预习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对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使其通过自主预习提高自身数学素养,提前熟悉课堂学习内容,了解学习的重难点,认清自身不足并加以改善。同时,教师需观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适当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和计划,使学生有意识地预习。通过预习学生能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明确如何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从而树立强烈的自主预习意识,为课堂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4.2进行适时点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限,所以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容易碰到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而此种情况会消减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的热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若想改善此种情况,教师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适时点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即在教学中,不将数学解题的方式、步骤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帮助学生提取解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另外,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进行持续的思考、分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促使其进行自主思考、分析,并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方向正确。

4.3预留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多为学生预留自主探索的空间。这种空间不仅要体现习惯化和长期化的特征,还要体现自由化的特征。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由于“圆”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将圆心、半径、直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后,可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去聆听教师接下来的讲解。为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学生发现,在对折数次后,在圆形中间形成的相交点即圆心,而其中的每一条贯穿于圆形的直线即直径,从圆心处开始,直径的一半即为半径。可见,这种实物操作演示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圆”的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5结束语

总之,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过于复杂,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为此,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主学习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传授学生学习技巧与方法,并将自主学习渗透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21(16):29-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