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邢赛栋
  
速读·上旬
2022年2期
嵊州市贵门乡中心学校 浙江 嵊州 312400

◆摘  要:安全教育管理是学校为了实现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和安全能力提高而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建设中,学生通过系统科学的指导,能够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能够学会运用安全知识来保障身心健康发展,为自身的成长奠定基础;而这无论是对于社会、对学校还是对学生自己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从农村学校入手,针对如何构建安全教育管理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推动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学校;学生安全;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一、引言

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底线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校园安全问题依然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例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充斥在师生的周围。基于此,农村学校应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构建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安全教育宣传,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安全认识,加强安全教育管理

认识是一切行动的先导,提高对安全认识是农村学校校展开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应纠正认识偏差,提高思想认识,指导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一,提高认识,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维护学生安全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这是切实关系到学生的安全,而不是应付检查的手段。因此,学校在安全教育管理中,不仅要重视维护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安全,做好风险防范,还应提升学生安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学校应把安全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长期建设联系起来,立足长远,充分利用好校园这个有利的教育场所,发挥教育计划的优势,科学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将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消除认识误区,全面认识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学校的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着新的情况。针对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挖掘安全教育因素,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新的安全隐患,不断更新安全教育内容,完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三、加强安全教育规划,健全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于各级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随着农村学校教育条件的逐渐改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为进一步推动安全教育要求,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根据安全教育管理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安全教育管理计划既是一切工作的指向标,又是工作进度和质量考核的标准,做好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为了推动安全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教育计划,并保证计划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在安全教育管理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学校应集思广益,广泛收集学生、教师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最终形成可靠、可行的决定。

第二,结合教育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基于此,农村学校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丰富安全教育内容,让安全教育管理覆盖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例如农村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纳入教育范围,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保障;重视学生的上网安全,积极宣传网络安全的防范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这样安全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安全提供指导,提供服务。

第三,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安全教育管理质量。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丰富有趣的安全教育活动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和喜爱,因此,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会有效提高安全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例如课堂是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情境教学、问题引导、游戏活动等方式展开安全教育工作。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组织学生参与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相关的安全演习,强化学生的安全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班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演讲等灵活的教育形式,展开教育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安全能力。

第四,加强安全教育管理考核,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推进。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中,加强监督和检查是促进模式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重要措施。基于此,农村学校应组建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师实施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方案的实施情况、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安全教育活动时间情况以及最终安全教育成效,工作小组根据考核结果作出反馈,指导安全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调整优化。

第五,完善安全教育管理细节,加强教育保障工作。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实际效果、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积极整合教育管理资源,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例如学校应根据国家要求,安排安全教育课时,配备专门教师;合理选择安全教育教材或者编写校本教材;供给专项经费,保证不挪用、不占用,购置必要的安全防御设施和教辅器材等等。这样才能多角度支持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四、加强教师培养,打造优秀的安全教育管理队伍

优秀的安全教育管理队伍是保证教学实践开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在安全教育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农村学校应加强管理措施的构建,积极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一,选择专门的安全教育教师,明确教育管理职责。学校应明确准入制度,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和学校安全教育需要合格的教师。对教师的要求首先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具备丰富知识储备和专业的安全知识,以及教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管理知识和教育方法等;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科学安全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此外,还应重点考虑教师的责任心、爱心、能力和精力等因素,保证教师能够真正为学生安全负责,能够以身作则,发挥安全示范的作用。

第二,加强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应根据相关教育管理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安全教育效果,外部环境的瞬息变化要求安全教育教师要不断发展,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胜任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类别教师的工作职责和教育功能不同,其安全教育责任也不同,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分层次培训。例如对于管理层的教师应侧重安全教育意识的提升和安全教育计划开发水平的提高,组织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使他们在观念上真正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对落实安全教育力度的思考;对于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师,则注重安全防范知识的丰富和更新,注重教育方法的培训,不断提升安全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对于负责后勤保障的人员,则侧重职业道德、责任心、爱心的强化,使他们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并从细节上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第三,教师应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参与安全教育管理的综合素养。教师的安全教育素养和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安全教育效果,教师是否从内心认可安全教育管理,是否有能力科学开展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应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自身周围和学校的有利资源,主动开发自身潜力,加强自我锤炼,不断提升安全教育管理能力,推动学校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能力

学生始终是安全教育管理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形成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知识与技能,才能有效规避危险,保护自身安全。学校需要利用教育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同时学生自己也应该提升主体意识,主动了解、学习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能力。

在安全教育管理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之中。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心,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观念展开各种实践。安全责任感是一个人自发形成的对安全的一种道德观念,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渗透,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其担负起一定的职责,锻炼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对自己、对他人的安全负责的意义。其次,结合各类安全风险讲授安全防范知识,指导学生灵活应对安全风险。例如学校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群体暴力,宿舍火灾、财物被盗、学生上当受骗、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加强对学生群体的警示和教育,学校制定了针对性的小册子,人手一册,并在课堂上随时讲解,要求学生随时翻阅,以不断积累安全知识。最后,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让学生具备有效规避、抵抗危险的技能是安全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标。学校应以切实提高学生安全能力的目标出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安全防范技巧,实现自我安全教育。

六、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搞好安全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协作,共同为学生的安全筑建起坚实稳固的安全高墙。

第一,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合作,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并配合学校完成教育管理工作。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在农村一些学生处于留守状态,家长的“缺位”导致安全教育管理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针对此,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思想、行为和家长及时沟通;而家长应当将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不良倾向和行为,应及时和学校联系,共同教育,将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二,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构建安全管理环境。学校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需要社会各方力量才能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学校要加强与公安、卫生、防疫、文化、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体验安全教育的机会,为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规避安全风险创造条件。

第三,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动,共同为学生成长营造安全空间。对于学生的安全成长而言,社会、学校、家庭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主体应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积极协调,多维度展开合作,确保对安全教育管理常抓不懈,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

七、结束语

总之,安全教育管理是保证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措施。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构建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安全认识,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安全教育规划,健全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加强教师培养,打造优秀的安全教育管理队伍;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能力;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曹一郎.农村学校全面落实安全教育指导的管理策略[J].中华少年,2020(15):230+232.

[2]李玲.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J].求知导刊,2020(04):6-7.

[3]陈天明.农村学校小班额环境下如何顺利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57):184.

作者简介

邢赛栋(1978—),男,汉,浙江嵊州市,本科,一级教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