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中小学生创造性劳动教育探寻

潘青艳
  
速读·上旬
2022年2期
荆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湖北 荆州 公安 434300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劳动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重复性劳动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更好阶段更高质量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创新性劳动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深刻把握创造性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创造性劳动;教育;含义;路径

一、创造性劳动的含义

从劳动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的划分依据中,能够将人类的劳动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两种类型。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创造性劳动往往产生于重复性劳动之中。重复性劳动,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经存在的劳动成果加以复制,达到成果的量的积累。而创造性劳动则是在原有的成果之上创造出了新的物质或者方法论。可以是新的方法、技术、理论,包含物质层面的,也包含精神层面的,它所达到的是一个质的飞跃的效果。两者都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现有现实条件进行改造加工、发挥个人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都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方面。

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

(一)创造性劳动具有目的性

创造性劳动依然具有劳动所具备的一般性特点,那就是目的性。劳动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活动,而创造性劳动作为劳动的一种类型,也具有目的性。它不同于动物界猴子爬树、蜜蜂筑巢的出于本能的行为,它的产生始终是处于人的意识伴随状态之下。人在实施创造性劳动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进行了做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活动。因此,创造性劳动的特点之一是目的性。

(二)创造性劳动具有实践性

创造性劳动的实践性体现在创造性劳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成,同时创造性劳动能够从实践中获得前进动力。通过实践,创造性劳动才能将人类的主观映像与现实条件相作用,才能够创造出新的实质性的产品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只有通过实践,创造性劳动所形成的劳动成果才能够得到检验,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改进。没有离开实践的劳动,同样也没有能够离得开实践的创造性劳动。因此,实践性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特性。

(三)创造性劳动具有独创性

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新事物的产生,新的事物可能是新的劳动产品,也可能是新的方法理论,但都是旧事物有显著区别的。创造性劳动的过程表现为:人有目的地抛弃原有的思维模式,由创造性意识进展到创造性思维再通过实践使思维中的东西成为创造性劳动成果。该过程是一个破旧立新、从无到有的过程,它显示出了创造性劳动具备的独创性特点。

四、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意义

创造性劳动教育是国家以教育指导意见的形式发布的教育任务,意见指出创造性劳动教育要贯穿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创造性劳动教育的意义可以划分为学生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

(一)国家层面上,创造性劳动教育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进程。创造性劳动教育落实情况良好,能够为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性人才,同时这部分人才再次投入到教育和科研之中,能够将创新性思维方式和创造性劳动成果教授给下一代,形成一种教育思维模式的良性反馈。另外,创造性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因此,良好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对于国家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个人层面上,创造性劳动教育能够发展学生智力水平。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需要创意设计和产品物化,过程中涉及到设计思维、工程思维、艺术表达等综合性的知识。在创意物化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材料特性,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特定制作技法、信息技术手段。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些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有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性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五、新时代创造性劳动教育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根据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人类的行动是受制于他们的思想的。因此,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其未来的行为有些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全面了解各类劳动活动的价值,形成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劳动价值意义拓展开来,人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劳动,更应该发挥奉献精神和拼搏品质,创造条件为社会进步而劳动,引导将个人荣辱与社会道德相融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学生才能够不仅仅满足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而是在劳动中有意识地去总结规律,寻求突破,寻求得到创造性劳动成果。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直观思维训练以及形象思维训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表现为:第一,教授新知识和技能时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奠定充实理论知识基础

离开理论和知识支撑的行动会失去持续的动力,创造性劳动需要依靠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了前人的方法和理论,知晓了现存的事物才能够在创造新事物时进行正确的判断。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创造新事物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时也能够为其创造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参考。所以,在某种层面上,将已有知识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学生在创造新价值时可以少走弯路。简而言之,创造性劳动需要建立在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需要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前人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为创造性劳动提供智力支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性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深远的意义。教师能否把握好创造性劳动教育不仅影响着个人教学效果,学生的发展,还影响着国家的兴盛。因此,教师应将创造性劳动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力求在授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具备创造性劳动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石超,鞠巧新.新时代创造性劳动教育再思考[J].教育评论,2021(08):26-31.

[2]张军瑾.通过项目化学习对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01):43-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