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危害

陈迪
  
速读·上旬
2021年12期
北海职业学院

◆摘  要:当谈到我国校园的安全问题时,校园欺凌就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校园欺凌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恶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发展。在调查学校欺凌行为时,不难发现这些行为的主要场所不是学校,而是学校周围的某些地方。对于欺凌行为,学生目前还没有正确的应对措施。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校园欺凌行为,引导学生加深了解,学会避免欺凌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欺凌;特点;成因;危害

近来,随着诸如《少年的你》之类电影的播出,校园欺凌已成为一个被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媒体的进步和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校园欺凌事件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在过去的灰色边缘徘徊的学校欺凌引发了社会民众激烈的讨论。在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种欺凌信息的同时,人们不得不考虑为什么在反复禁止之后,学校欺凌问题仍会继续加剧?学校管理系统有问题吗?为什么在人们所倡导的法治社会中,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免遭欺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上问题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1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

欺凌是指一个或多个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故意、反复或持续地对受害者进行负面行为,从而使受害者遭受某种程度的身体或精神伤害。欺凌通常具有长期重复、恶意侵略和不平等的力量关系。这种欺凌通常伴随着暴力,两者密切相关但有一定差异:都具有侵略性,可能对施虐者和受害人造成身心伤害。

由于高职学生正在经历快速的成长,并且随着年龄和身体的变化,精神上的疏忽使得他们可能产生错误的想法。许多学生通过一些在线平台上传受害者被欺负、侮辱的照片甚至视频,使得受害者的尊严遭到残酷的践踏。

2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分析

2.1家庭环境因素

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能否健康塑造与家庭教育和影响力有很大关系。经过仔细观察,有暴力倾向或性格缺陷的学生通常家庭有严重问题,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存在明显冲突或家庭教育不科学。

2.2学校因素

如今,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时,许多学校都没有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关注学生的成绩,往往忽视思想教育,学校健康的文化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并且存在不健康的亚文化。

2.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也使错误信息、不良信息传播的更快,更广泛。青少年的智力发育不成熟,对不良文化的抵抗力很弱,很难辨别对错区分黑白。

2.4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性格弱点,导致被欺凌。其次,心理、精神缺陷导致欺凌事件恶性循环。最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这种成长和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更容易让青少年成为校园欺凌的发起者和受害者。

3校园欺凌的特征

3.1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特征

欺凌者往往对生活的态度毫无目标、毫无希望,自卑、消极或过分自信的人格,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被欺凌者通常很小心谨慎,敏感或轻率,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容易焦虑。大多数欺凌者都有家庭暴力的背景或经历,被欺凌的人在家里可能会受到忽视或过分溺爱。

3.2欺凌行为的典型特征

通常,欺凌行为有五个典型特征:一种是形式的多样性。第二是行为的反复性。第三是行为的普遍性。第四是行为的不平衡性。同样,欺凌行为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孩子年龄越大,欺凌行为越少。第五,欺凌行为是隐藏的、难以判断的。

4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目睹或经历过学校欺凌的人,甚至欺凌者本人,都会遭受痛苦。对于受害者而言,欺凌会导致心理问题,影响健康和人格发展;对于欺凌者而言,由于长期欺负他人而极大地满足了虚荣心,从而形成了自我中心感的情况,缺乏对其他同学的同情会增加欺凌的频率和程度,不及时干预会导致犯罪;对“旁观者”而言,恐慌和愤怒的感觉使他们受到良心的谴责。

5校园欺凌的防范措施

5.1校园环境的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与校园环境的全面管理,尤其是改善校园周围环境和网络环境。

5.2加强反校园欺凌的教育与宣传

在校园欺凌行为的专项诊治上,有必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的制定,建立专门的执法程序,对校园安全法进行宣传和培训。

5.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最后,需要关爱学生成长并纠正扭曲的心理。建立“反欺凌机制”协商治理机制,建立反欺凌渠道,及时纠正欺凌行为。

6结语

总之,校园欺凌事件的爆发有很多因素,可以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最终方法仍然必须依靠教育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和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曲明君,王敏.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2017(20).

[2]张琪.女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心理透析及规避[J].教学与管理,2017(1):24-26.

[3]胡学亮.中小学校园欺凌高发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8(1):31-37.

[4]李晴.校园欺凌犯罪现状、原因与防控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

[5]王轩.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