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论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及路径

刘涛
  
速读·上旬
2021年12期
黑龙江财经学院

◆摘  要:针对当前的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从自身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经验出发,多角度分析了民办高校“课程思政”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从深挖厚掘教育素材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来分析了民办高校“课程思政”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措施,希望全面提升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创新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一定要积极主动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重点落实好如何发挥出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优势,全面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民办高校“课程思政”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因素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世界格局的多元化发展,社会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良思潮,其直接影响到开展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考虑到高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他们往往对于信息接收具有比较高的程度,特别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积极抵制社会中存在着不良思潮中的泛娱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同时,通过全面将爱国主义因素融入思政教育环节,这样才能有效进行抵制。比如,民粹主义则是在盲目强调群众价值的引领下,实则意在操控大众,在披着爱国、为民请命的外衣下,依然还会存在着分裂祖国的行径,造成难以实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的发展要求,给国家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污蔑。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来说,则存在对于历史进行歪曲、误解以及恶意虚构等情况,不尊重中国共产党领导,无法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泛娱乐主义来说,旨在全面娱乐的心态,并没有从事实真相出发,存在着比较多的低俗文化情况,特别是通过博人眼球、歪曲大众价值观的宣传,会对于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上述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容易出现国思想狭隘化的问题,从而造成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2民办高校“课程思政”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的路径

2.1深挖厚掘教育素材

结合当前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应全面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综合素养,具有较高的政治认识。在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方面,高校教师一定要在思政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热爱党、热爱祖国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并能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多样化的网络资源,积极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内容进行全面挖掘,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效地渗透在教学实践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的环节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如何保障满足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时代感,能利用身边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2019年末全中国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全国各界充分发挥出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巨大作用,能有效保障全国十四亿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来进行抗击疫情的战役,这也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光辉旗帜,能对于广大的大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要紧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借助于中国故事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能有效鼓舞学生来学习文化知识的情况下,自觉的来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升政治觉悟,从而有利于满足于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发展。

2.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主要是借助思政课程教学方式进行。通过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活动,能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成果展示给广大学生,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保障能全面领悟到争取的科学理论的引领,全面实现自身的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民办高校的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权重是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同时,不仅应全面帮助学生能了解到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观点、方法,能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来全面认识到基于克思主义的爱国理论的重要性,并能将其视为坚定的人生信仰,而且还应借助于思政课教学活动,能全面保持具有时事的敏感性,能关注到当前的国内外大事,便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掌握世界发展的动态,并能全面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的全面崭新内涵所在,便于学生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小家与国家这个大家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家国结合的理念,全面体现出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同时,在坚持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引中,有效保障满足完全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前行和奋斗,这样才能将祖国的繁荣昌盛发展视为人生的最高奋斗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民办高校一定要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将爱国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方可保障学生在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能拥有良好的品性,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能带着满腔的爱国情怀,积极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何泯爽.论疫情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年第4期:122-123.

[2]白丽丽.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教师,2021年第7期:7-8.

[3]谢艳丽,张国栋.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路径探究[J].品位·经典,2021年第7期:115-118.

[4]兰美荣,李辉.守正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遵循[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9-14.

课题编号GLF1421027,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民办高校多维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机制的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